洛阳-山西行 | 太原:一城春色半城韵(一)

婵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洛阳-山西行最后一站是太原。太原是山西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4月26日下午一4月28日上午,我们先后参观晋祠、双塔公园、山西省博物馆、五一广场、迎泽公园,欣赏太原一城春色半城韵。</p> 晋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到晋祠,枉到太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晋祠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寺庙和宗祠二合一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景区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晋祠,印象最深的就是晋祠的三宝三绝三名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晋祠现存建筑跨越宋、元、明、清,是古建艺术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典范​​。它拥有三大国宝级建筑,包括:献殿、鱼沼飞梁 、圣母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献殿,建于金代,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既有着殿堂的庄重气势,又似一座轻巧灵动的凉亭,玲珑而稳定。四周栅栏,四面通透。走进去仰望。梁架设置极为巧妙,既省料又坚固;斗拱极具特色,疏朗而精致。梁思成先生曾评价其“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前,方形的荷花鱼沼上架着十字形的飞梁,桥边的栏杆和望柱的造型都很奇特,行走在桥上,如泛舟水面上。它突破了传统的一字桥状的飞梁,“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例,洵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母殿,晋祠的主殿,建于北宋,殿内供奉周武王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宋代加封“显灵昭济圣母”。大殿重檐歇山顶,四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殿内无柱,大殿四周围廊,廊柱上8条木雕蟠龙,鳞片层层,须髯根根,怒目利爪,仿佛随时都会破壁而出,腾飞天际。木质与工艺堪称世间一绝,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柏,位于圣母殿旁,倾斜的身姿犹如一条巨龙卧于大地之上,树身向南倾斜近45度,却依然稳稳地扎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它与旁边那株年轻的撑天柏相互依偎,宛如一对跨越千年的知己,共同守护着晋祠的历史与文化。据史料记载,周柏已有3000年树龄,至今仍翁翁郁郁,成为晋祠内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难老泉,是晋祠内三大古泉之一,水温常年保持在18℃,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塑侍女像,共有33尊,均位于圣母殿内,她们形态各异,动作各有不同,无一不面貌圆润,眼神专注,栩栩如生,这其间所蕴含的匠心之巧,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晋祠的三大名匾分别是“水镜台”匾、“难老”匾和“对越”匾。三匾出自不同的大伽之手,字体不一,风格各异。 “水镜台”匾:位于水镜台正额上,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被誉为“秀丽之笔”;“难老”匾:位于晋祠圣母殿一侧难老泉亭上。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对越”匾:在晋祠的中轴线对越坊上,笔力遒劲,气势磅礴。被誉为“雄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三宝三绝三名匾之外,春天的晋祠,古树参天,绿意盎然;桃红柳绿,如诗如画;牡丹艳丽动人,映衬了古建筑更典雅。</p> 双塔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双塔公园北门,跨过永祚桥,双塔便映入眼帘。双塔建于明朝,东为文峰塔,西为宣文塔,高近55米,是太原市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善、塔身最高的一组,堪称我国“双塔之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塔两塔由青砖砌筑而成,均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心砖塔,砖雕精美,每一块砖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无论站在公园哪个地方,都能清晰地看到双塔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们不仅是建筑瑰宝,更承载着400多年的历史。它们见证了太原的兴衰变迁,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站在塔下,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建造时的艰辛与智慧,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词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塔所在地是永祚寺,寺内除了双塔外,还有明代的无梁殿,建筑时不用一木,全为砖砌,形似于木而工精于木,为研究明代无梁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寺内还有明代牡丹——紫霞仙,现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明代牡丹。虽是老干虬枝,仍苍劲旺盛。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紫霞仙正喷芳吐艳,花径如盘、瓣大肥硕,紫中透红、红里发紫,香气浓郁、独领风骚,正是“紫光凝瑞,星气所钟,岁运五百,贤者氒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塔、紫霞仙……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赋予了这座百年古刹神奇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