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游记~黄鹤楼、东湖、樱花园、龟山。

山泉.

<p class="ql-block">‌武汉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简称“汉”,别名“江城”,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汉江在武汉汇入长江,被江水分开的武昌、汉阳、汉口三镇总称为“武汉“,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是武汉市容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是中部地区超大中心城市,中部经济中心、国际交通枢纽,九省通衢,素有“大武汉”之称。 </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始建于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武汉三镇。</p><p class="ql-block"> 武汉是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并而成,三镇合并源于其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地理格局。</p><p class="ql-block">‌ 武昌‌开发最早,东汉时期已是军事要塞,因"以武而昌"得名,元朝正式命名武昌路‌‌。</p><p class="ql-block">‌ 汉阳‌三国时期初具规模,隋朝得名汉阳(因处汉水之北),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工业基地‌‌。</p><p class="ql-block">‌ 汉口‌形成最晚,明代因商业兴起建制,近代发展为全国第二大商贸中心,被称为"东方芝加哥"‌‌。</p><p class="ql-block"> 三镇以长江、汉江为界形成鼎立之势,至1927年首次完成行政合并。</p> <p class="ql-block">大武汉市容市貌。</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首先奠定了大武汉的理论基础,1927年武汉三镇的合并使大武汉的设想成为现实。</p><p class="ql-block"> 大武汉的称号是历史规划、地理优势、经济地位与城市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仍是武汉的重要标识‌。</p> <p class="ql-block">武汉市首义广场。</p><p class="ql-block"> 武汉首义广场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战场,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武汉革命党人在这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中华民国军政府 鄂军都督府在此成立,一度代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职权‌。</p> <p class="ql-block">规模宏大的首义广场。</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塑像。</p><p class="ql-block"> 首义广场以孙中山像至黄兴拜将台为中轴线,广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红楼,南部是辛亥革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还有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彭刘杨三烈士雕像等诸多重要历史遗迹‌景观。</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义军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蛇山南麓,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是1911年至1912年初在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始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最终导致清帝退位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从而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武汉督军府~红楼。</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景区。</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重建于1985年。</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蛇山美景。</p> <p class="ql-block">巨型壁绣。</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展厅内,不仅有孙权建城筑楼、周瑜楼内设宴等众多历史故事的壁绣彩绘,而且还有李白、白居易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对黄鹤楼感叹赞美的传世佳作。</p> <p class="ql-block">胜像宝塔。</p><p class="ql-block"> 圣象宝塔位于黄鹤楼公园内。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主持修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铜顶。</p><p class="ql-block"> 宝铜顶即清同治黄鹤楼楼顶,陈设在黄鹤楼正东92米处,系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建黄鹤楼时的铜顶。</p><p class="ql-block"> 光绪十年黄鹤楼遭火灾,仅遗留此铜顶。从那时起,这个铜顶便长期被遗弃在蛇山上,并被严重人为损坏。</p><p class="ql-block"> 1985年修复后的黄鹤楼宝铜顶被安放在黄鹤楼侧旁供游人观赏,成为了黄鹤楼景区的一道景观。</p> <p class="ql-block">白云阁。</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景区内的白云阁与黄鹤楼相距200余米,位于蛇山东南部,是景区内的一道重要景观。。</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和白云阁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武汉市区的重要景观元素。</p> <p class="ql-block">龟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武汉龟山位于汉阳区,与蛇山隔江相歭,“烟雨茫苍苍、龟蛇锁大江”,是伟人对龟蛇二山险要地位的客观描述。</p><p class="ql-block"> 龟山公园东临长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南濒莲花湖,与武昌蛇山夹江对峙, 地势险峻, 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龟山已经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市公园 ,风光秀丽、景观众多。</p> <p class="ql-block">红色战士公墓。</p><p class="ql-block">‌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在武汉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许多烈士的遗体无人认领,被弃于刑场。</p><p class="ql-block"> 共产党员陈春和冒着生命危险,收集这些烈士的遗骨,秘密安葬于汉阳龟山西南麓‌。</p><p class="ql-block"> 陈春和多次带领工友划船过江,收集被害烈士的遗骨,用小船运至汉阳,安葬于龟山西南麓的山坳内。这些烈士中包括向警予、马骏三、赵世当、陈其科、何羽道等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 1929年,陈春和因叛徒出卖被杀害,他所保存的烈士名册遗失,但后人知道他在龟山安葬了数百名烈士遗骨。</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在龟山建立了红色战士公墓,供后人缅怀祭奠。现在的红色战士公墓是武汉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观。</p> <p class="ql-block">向警予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向警予烈士陵园位于龟山西侧,与红色战士公墓相邻。</p> <p class="ql-block">向警予塑像。</p><p class="ql-block">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p><p class="ql-block"> 据文献记载:建党之前,“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首先是有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与向警予夫妇二人提出,建党时定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在汉口法租界被捕,面对凶残的敌人她坚贞不屈,同年5月1日,向警予英勇就义,年仅33岁。</p><p class="ql-block"> 在押送向警予去刑场的路上,她高呼革命口号,宣传沿途群众,敌人将她的嘴里塞满了泥沙和石块并用带子勒紧。向警予烈士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深深的感动和激励着后人。</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为向警予烈士墓题词。</p> <p class="ql-block">向警予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向警予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武汉向警予烈士陵园和红色战士公墓,是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第一座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横跨龟蛇二山的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由苏联专家帮助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铁路公路两用的跨江大桥雄伟壮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龟山公园景观~武汉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计谋城。</p><p class="ql-block"> 龟山公园新建有三国文化园,计谋城是文化园的主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华第一鼎。</p> <p class="ql-block">鲁肃墓。</p> <p class="ql-block">桃花夫人洞。</p> <p class="ql-block">曹操塑像。</p> <p class="ql-block">三国吴主孙坚、孙策塑像。</p> <p class="ql-block">张公眺望处纪念景观。</p><p class="ql-block"> 张公及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被后人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其在武汉主政期间的主要贡献是:</p><p class="ql-block"> 发展民族工业:张之洞在主政湖广期间,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军工与民用并举,汉阳铁厂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先河,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成为近代中国主力武器。</p><p class="ql-block"> ‌教育革新‌: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等十余所新式学校。在中国首先推行现代学制,强调师范教育。</p><p class="ql-block">‌ 思想与政治‌: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维护传统纲常前提下吸收西方技术。</p><p class="ql-block"> 筑堤修坝:为防长江水患,张之洞在河道险峻之处修堤筑坝,使武汉三镇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大武汉今后的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对张之洞的历史评价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p><p class="ql-block"> 后人在龟山张之洞曾经伫立凝视沧海桑田地方,命名为“张公眺望处景观点”,以示对张之洞的敬仰和缅怀。</p> <p class="ql-block">黄兴塑像。</p><p class="ql-block"> 黄兴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领袖、广州等历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孙中山的第一知交。</p><p class="ql-block"> 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赶到汉口就任战时总司令,指挥起义军与清军激战一个多月,为全国各地的起义和独立以及争取辛亥革命的最后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最终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创建中华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景区。</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p><p class="ql-block">‌ 晴川阁地处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隔江相望,形成“楼阁对峙”的壮丽景观。</p><p class="ql-block"> 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建禹王庙时增建,得名于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晴川阁包含三大主体建筑:雄伟壮观的晴川阁、祭祀大禹的禹稷行宫、三国军事要塞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晴川阁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兼具水利文化、军事历史和诗词文学多重内涵。</p> <p class="ql-block">武汉宝通禅寺。</p><p class="ql-block"> ‌宝通禅寺‌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位于洪山南麓,占地约11万平方米,为中南地区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寺院,素有“三楚第一佛地”之称。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宝通禅寺建筑。</p><p class="ql-block"> 宝通禅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479年),初名“东山寺”,唐代扩建后更名“弥陀寺”,南宋御赐“崇宁万寿禅寺”,明代定名“宝通禅寺”。</p><p class="ql-block"> 宝通禅寺历代为皇家寺院,获唐文宗等十位皇帝护持,建筑规模颇具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洪山宝塔。</p><p class="ql-block"> ‌禅院内的洪山宝塔‌,是元代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所建,七层八面,高45.6米,登顶可俯瞰武汉三镇。</p> <p class="ql-block">武汉东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武汉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湖面积约为31.75平方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7.5倍‌。</p><p class="ql-block"> 东湖的地理形状像一个巨大的三角形,湖面最宽处达28公里,湖水最深处6米,湖岸线长达110多千米‌。</p><p class="ql-block"> 东湖不仅是武汉市的重要水源地和水产养殖基地,还是知名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和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东湖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屈原、李白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和不朽佳作。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拥有丰富的楚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樱花园。</p><p class="ql-block"> 武汉樱花园,位于东湖景区磨山南麓,占地260亩,共有樱花树10000多株。</p><p class="ql-block"> 武汉东湖磨山樱园,AAAAA级景区,园内种植的第一批樱花由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邓颖超,再由邓颖超转赠武汉东湖。绝大部分樱花是中日双方1998年共同投资栽种的。</p><p class="ql-block"> 武汉东湖磨山樱花园与日本青森县的弘前樱花园,美国的华盛顿州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之都。</p> <p class="ql-block">樱花园石刻。</p> <p class="ql-block">樱花园景观。</p><p class="ql-block"> 武汉东湖磨山樱花园,依着青青的山坡,成千上万株樱花烂漫盛开,雪白一片, 微风吹来, 花枝摇曳、 落英缤纷、木塔水影、波泛幽香,徐徐春风之中,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樱花盛开。</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中旬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樱花园内游人如织、盛况空前。</p> <p class="ql-block">空中赏花栈道。</p> <p class="ql-block">樱花园美景。</p> <p class="ql-block">樱花市集。</p> <p class="ql-block">东湖梨园。</p><p class="ql-block"> 东湖梨园位于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西北岸,占地500余亩,是东湖主要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梨园景观~碧潭观鱼。</p> <p class="ql-block">梨园屈原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东湖牡丹园。</p><p class="ql-block"> 占地 100 多亩的东湖牡丹园,融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有“江南牡丹第一园”之美誉。 </p><p class="ql-block"> 东湖牡丹园内以精巧的园林布局为特色,将江南园林的流畅娟秀与北国花王的雍容华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道路曲径通幽、景石气势磅礴,植被参差 叠落,池塘云雾缭绕,景色宜人、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江南牡丹第一园石刻。</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p> <p class="ql-block">月湖公园。</p><p class="ql-block"> 月湖公园是位于汉阳区的一处集自然景观、文化底蕴与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以月湖为核心,融合了古琴台、琴台大剧院等文化地标,被誉为武汉市最美客厅。 ‌‌</p> <p class="ql-block">月湖古琴台。</p> <p class="ql-block">  古琴台。 </p><p class="ql-block">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武汉市著名文物旅游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为纪念楚国钟子期、俞伯牙而建。</p><p class="ql-block"> 据《吕氏春秋》等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钟子期感叹至诚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p><p class="ql-block"> 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而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破琴断弦以谢知音,从此不复鼓琴。</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感人至深,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p> <p class="ql-block">破琴绝弦、以谢知音。</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坐落于武汉东湖之滨,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建筑总面积11.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多万件,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尤以商周青铜器、战国秦汉漆木器、楚秦汉简牍、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为特色,体系完整、数量丰富、质量精湛、地域特色鲜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 其中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崇阳铜鼓、曾侯乙编钟、虎座鸟架鼓、云梦睡虎地秦简等国家级珍贵文物为博物馆的十大真管之宝。</p> <p class="ql-block">长春观。</p><p class="ql-block"> 长春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位于武昌大东门黄鹄山中部,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弟子丘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著名道教宫观。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