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古渡羡渔人

青枫🍁

<p class="ql-block">马上进入休渔期(5月1日~8月16日),要想奢侈地享受海鲜要等到八月中旬以后。于是有人建议,在休渔期将到之时,先去东水港狠狠搓一顿海鲜。</p><p class="ql-block">4月26日下午二时,两辆自驾车风驰电掣向老城进发;落地后,一行人计划从谭昌村徒步到东水港。午后的谭昌村晴间多云,阳光透过云层严威不减,好在海风始终习习拂过村庄上空,冲淡了空气中的闷热。</p><p class="ql-block">谭昌村是个有着近900年历史的古村。南宋末年,原籍江西南昌的肇基始祖罗荣从福州任上渡琼,在澄迈西山之上立村,命名“谭昌”。谭昌村有许多文物古迹,其中以谭昌学堂和古炮楼最为著名。</p><p class="ql-block">谭昌学堂分东西两学堂。西学堂(应标公祠)始建于明朝;东学堂(始祖祠)始建于清朝,后世并称谭昌学堂。谭昌学堂集祭祖、教育、居住功能于一体,是历代先祖以身垂范,以道淑身,以礼正家,尊师重教的象征。谭昌学堂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布局。整体建筑为五开间,硬山顶,抬梁式木石架构,其构件及内墙均精雕细绘,瓜柱月梁,券廊格栅,木雕、灰雕、壁画精彩纷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p><p class="ql-block">​满目疮痍的谭昌村难掩昔日辉煌,四座炮楼一字排开,高低错落,矗立在村口,守护着一村百姓的安宁。其中两座依然坚固,一座略矮,泯然为谷仓,还有一座被毁,只剩残骸。炮楼始建于民国,主要用于防御海盗和外敌入侵。该村世代滨海而居,备受海盗侵扰,百姓寝食难安。为了保一方平安,老城一带的村庄都自设武馆,村民习武蔚然成风,民国时期曾涌现出四位黄埔生。民风骁勇,影响后世。</p><p class="ql-block">参观完谭昌古村,我们继续沿海岸线向东北进发,经过化工厂之间的绿地到达美当村。从美当村北上,到达文大村。文大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据族谱记载,曾氏迁琼始祖曾传生于福建莆田,后渡海到海南,在文大村定居繁衍,开枝散叶。曾传有四个儿子:启嗣、开嗣、宏嗣、应嗣,至今已传至二十一代。</p><p class="ql-block">穿过文大村,继续向北直抵北部湾海岸,最后到达东水村(即东水港)。毕竟此行的主旨在“吃”,而徒步的目的是为了让“吃”更加出彩,故而大家只走了八公里便早早收队,回东水港厚军老家忙活起来。</p><p class="ql-block">面朝大海,晚风习习,我们在敞亮的院子里吃鱼喝酒,玩到入夜。滨海的街道上灯光璀璨,游人三三两两,沐风而行,风平浪静的港湾中停泊着一排排船头刷着新漆的渔船,港口的夜,一片祥和。</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6日 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