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启心田。为扎实推进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加速《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文本走向实践,2025年4月25日,吕亚飞名师工作室应汤原县进修学校诚挚邀约,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艺术教育之旅。工作室顾问——佳木斯市教师发展学院艺体部美术、书法教研员刘学明老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佳木斯市小学美术兼职教研员、万发小学美术名师王冰老师携手二级梯队成员任雪晴老师代表吕亚飞名师工作室组成送教团队,奔赴汤原县云阶小学开展"送教送培"活动。此次活动锚定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转型目标,通过示范教学引领方向、更新教育理念拓新视野、融合现代技术赋能课堂,三管齐下为县域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p> <p class="ql-block"> 市新锐美术教师、万发小学任雪晴老师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自然的馈赠》教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示范课展示</span>。美术课堂实践中任老师创造性地融入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通过“自然植物博物馆”、“生态美学发现之旅”等情境化活动,构建起“双线育人”新模式。课堂以单元式学习推进,在沉浸式感知自然、细致观察生态、深度实践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以自然素材为鲜活教材,实现了审美感知与劳动实践能力的双向进阶。这一过程生动演绎了新课标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教学理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成果,让学习真正成为知行合一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专题研讨活动中,王冰老师围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展开系统阐释。她以AI赋能的情境创设案例、数字美术馆虚拟参观等创新教学实践为切入点,生动呈现信息技术如何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壁垒,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其中,“任务单驱动深度学习”模式尤为亮眼——通过“单色联想+拼色设计”的分层任务架构,精准匹配不同学习能力需求,让差异化教学真正落地生根。此外,王冰老师借助过程性评价量表贯穿教学全程,以量化与质性结合的方式,为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创新范式,为美育同仁们带来启发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吕亚飞名师工作室顾问市美术教研员刘学明老师带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专题讲座。他以专业视角抽丝剥茧,深入剖析艺术课程核心素养从理论建构到实践落地的转化路径。讲座紧扣新教材编写理念,旗帜鲜明地提出美术教学应实现“三大战略转型”:教学目标从单纯的技能训练向审美育人升华,课程形态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融合迈进,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迁移。针对县乡美育工作实际,刘学明老师着重强调,要深挖地域文化富矿,将本土非遗技艺、民俗艺术等特色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构建兼具文化厚度与地方辨识度的美术教育生态体系,为基层美育创新发展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活动以“理论阐释、课例剖析、实践指导”三位一体的研训模式,为汤原县小学美术教师呈上兼具前沿理念与实操性的教学改革方案。云阶小学李文校长明确表示,学校将以此为起点,建立常态化教研制度,推动艺术核心素养培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展望未来,吕亚飞名师工作室将深化“美育浸润”行动,依托城乡结对帮扶、云端教研互动等创新形式,构建跨区域优质美育资源共享平台,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持久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