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多彩贵州纪行之二十一:十里画廊金鞭溪

张剑杰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7日,早上八点离开江口县城,上午十点半抵达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安排好住宿酒店,稍事休息后,即赶往武陵源景区东门,下午主要先游览十里画廊和金鞭溪,明天早上再去百龙天梯。</p> <p class="ql-block">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坪,由索溪峪、天子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杨家界等景区组成。</p><p class="ql-block">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方圆369平方公里,奇山异峰3000多座,其中海拔在千米以上的有243座。景区北部大片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经亿万年河流变迁降位侵蚀溶解,形成了无数的溶洞、落水洞、天窗、群泉。由于武陵源地处石英砂岩与石灰岩结合部。景区北部大片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经亿万年河流变迁降位侵蚀溶解,形成了无数的溶洞、落水洞、天窗、群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达67%。生长有野生动物400多种、木本植物850多种,有一级保护动物豹、云豹、黄腹角雉3种,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猕猴、穿山甲等25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5种,二级保护植物白豆杉、杜仲、厚朴等16种。</p><p class="ql-block">武陵源是美国电影“阿凡达”和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及《钟馗伏魔》《捉妖记》等实景拍摄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先后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武陵源”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称谓,其名称由来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历史</p><p class="ql-block">从历史上来说,武陵源古属边地,当时交通闭塞、舟车隔绝、人迹罕至而鲜为外人所知。后因常德地区旧称武陵郡。秦以前,今武陵源所在地属黔中郡,从汉代起很长的历史时期,曾归武陵郡管辖。民国时期先属武陵道,后分属湖南省第二、第四、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隶属湘西自治州的大庸县、桑植县和常德地区的慈利县。</p><p class="ql-block">地理</p><p class="ql-block">从地理上来看,今武陵源所在地位于武陵山脉的余脉。</p><p class="ql-block">文化</p><p class="ql-block">从文化传播看,不少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写到过“武陵源”。王维写过“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李白也写过“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径暖》中写:“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他们笔下的“武陵源”就是超凡脱俗的世外桃源的代名词。王维《桃源行》诗中提到的溪、洞、峡谷、村庄、樵客等景观最贴近现在的武陵源。</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1978年,武陵源被世界发现,被誉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明珠。</p><p class="ql-block">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张家界建设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p><p class="ql-block">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此地时将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命名为“武陵源”。</p><p class="ql-block">1988年8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列入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2010年11月,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被国际地质学术界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地貌”。</p> <p class="ql-block">十里画廊是武陵源的一条壮美景观带,应该是来回大约有10公里,两侧群峰夹峙、云雾缭绕,被誉为“山水画之最佳写照”。人行其间,如在画中,可以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画廊周边的山石形成了许多奇特拟人拟物的造型,其中“三姐妹峰”、“采药老人”等最为著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