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石斛施茶村

茶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口市火山口马鞍岭,海拔虽仅222.8米,却成为这片平坦大地的制高点。山脚之下,有一座依火山石而建的村庄——施茶村。这里的一切都与火山石息息相关:房屋、围墙、街道,皆由这些黑褐色、蜂窝状的火山石构筑而成。目之所及,尽是这些独特的石头,令人过目难忘。不少到访者都会带走一两枚小火山石,以作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年前,施茶村开始尝试在火山石上种植石斛。这种植物的气根紧紧攀附于火山石之上,在阳光与雨露的滋养下,生机勃勃,茁壮成长。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施茶村通过“农业+文化+旅游”的创新融合模式,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石斛产业,声名远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晚春时节,我踏入施茶村,走进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火山石斛园。入园门,左边是石斛种植基地,右边则是施茶人家,一座小型村史展览馆。展馆前,一块红字石碑格外醒目,上面镌刻着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施茶村时的殷切叮嘱:“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这番话语不仅是肯定,更是指引与鼓励,推动施茶村的石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造福村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施茶村总面积达2万余亩,下辖美社、儒黄等8个自然村,共有856户3635人。施茶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朝,已有千年之久。其得名源于“丘濬施茶”的典故。据《琼山县志》记载,明代成化五年(1469年),丘濬回乡,在连接府城与澄迈的官道中点设茶亭,为过往路人提供茶水,故名“施茶亭”,施茶村因此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参观村史展览馆和石斛种植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施茶村石斛产业的发展与变迁来之不易。羊山地区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黑色火山石几乎取代了土层,地表缺乏土壤覆盖,难以蓄水,土地难以用于传统农耕。尽管施茶村拥有两万多亩土地,但村民们只能从石头缝中挖出黑泥,铺成“巴掌大”的耕地,种植木薯、地瓜等耐旱作物勉强维持温饱,还需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施茶村党支部曾带领村民尝试种植蘑菇、金银花等作物,但效果均不理想,“贫瘠”一度成为施茶村的代名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困扰了一代又一代施茶人的火山石,却在2015年成为养活村民的“沃土”。这一年,施茶村开始探索在火山石上种植金钗石斛,因其收益颇高,且非常适合遍地火山石的环境。金钗石斛,又名万丈须、扁黄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采摘期约15年,因其形状酷似古代人头上的发钗而得名。金钗石斛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有益氨基酸,主要成分为石斛碱和石斛次碱,被誉为中药中的滋阴圣品。在唐代开元年间,道家经典《道藏》中将石斛与天山雪莲、千年人参、百二十年首乌等并称为九大仙草,石斛也被誉为植物中的“黄金”。金钗石斛具有明目厚肾、延年益寿、强筋降脂、降低血糖等多重功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石斛是一种气生根植物,火山石的疏松结构和深孔特性,为石斛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村民把牛粪与泥巴搅匀,糊在一块块的火山石上,栽种石斛苗,保持水份,就可成活,两三年后开始采收。年年发新枝,一般15年后全株老化。春风轻拂,漫山遍野,黝黑的火山石上,一簇簇粉红色石斛花随风摇曳,优雅灵动,吸引游客争相拍照。园内女工在清除杂草,智能喷灌自动喷水,小鸟不时穿林而过,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火山石中富含硒元素,使得施茶村的金钗石斛成为富硒中药材,品质远超其他地区,因此在市场上售价颇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村党组织的引导下,2015年,施茶村引进企业技术与资金,农民以土地入股,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发展模式,建成了火山石斛种植基地,打造市级农业现代产业园。石斛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亩扩展至1438亩,是原来的7倍,开发石斛新品种4个,研发高附加值产品61种,获得授权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1件。施茶村火山石斛的销售市场不断扩大,远销国外。到2018年,随着科研与技术力量的加入,传统的石斛种植成功升级为石斛全产业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主打火山石斛的同时,一条长达20公里的火山特色旅游公路,将施茶村辖区内的火山口、火山溶洞以及村庄串联起来,形成集生态、自然和文化于一体的“火山文化”展示区,盘活了当地的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自此,村民们无需再外出谋生,在家门口即可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返乡创业也成为村里的热门话题。由贫瘠到美好,石斛产业成为施茶村的金字招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石山镇施茶村以火山石斛为特色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11月,施茶村荣登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3月31日,施茶村《海南省海口市在“火山石”上书写乡村振兴“施茶样板”》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美丽中国的探索实践——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汇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施茶村的火山石与石斛热烈拥抱,相互映衬,让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共同绘就了一幅乡村发展的美丽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茶 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