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杨家堂

犇牛

<p class="ql-block">我这是第二次来杨家堂了。由于这里是山区,十九坐以上的大巴就进不去了。没有办法我们的车在距离杨家堂1.5公里的地方停下了。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不停的下,大家打着伞被上照相器材步行前往杨家堂……</p><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但丝毫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村里的石板路有些湿滑,大家仍是坚持走街串巷寻找古村落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位于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从县城到村里需要在狭窄的山路上行驶约8公里。村庄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风水布局相当明显。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20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2至3米,在视野中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建筑立面,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该村建于1655年前后,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12年,宋显昆最早定居到杨家堂。对于村名的来历,松阳县地名志中称: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樟树,故最早叫樟交堂,后改为杨家堂。</p> <p class="ql-block">走进杨家堂,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些鳞次栉比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古建筑和那一层层翘首相对的马头墙。当然也包括那些精美的雕梁画栋、门窗雕花等等。</p><p class="ql-block">杨家堂古民居中几乎每家大院中都有学报、官报,有的甚至于从中堂贴到客间板壁。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没有一张是完整的了,有的学报中还留有几个字,有的几乎看不到字的影迹。</p><p class="ql-block">杨家堂村1号,也即村“顶头堂”,该房为宋起艺故居,宋起艺曾是一名国学生,是最高国立大学大学生。</p><p class="ql-block">杨家堂的墙体文化十分丰富,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活信仰、艺术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