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百年建筑与音乐文化的交融之旅

光影日记

<p class="ql-block">初春时节,我踏入了上海音乐学院这片浸润着历史韵味的土地。这里不仅是中国音乐人才的摇篮,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记忆的宝库,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低吟浅唱,诉说着音乐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校园之中,目光所及便是那座被誉为“音乐城堡”的建筑,其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令人驻足。这座始建于1926年的建筑,曾为犹太富商的私邸,后又作为比利时领事馆与图书馆使用,更成为贺绿汀先生的办公室。修缮后的建筑,原装壁炉、木楼梯及果木雕刻等细节得以完好保留,完美展现了欧洲工艺与本土审美的交融,仿佛一段悠扬的乐章在时光中回响。</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原上音图书馆(现称美育楼)映入眼帘,这是一座英国式假三层花园住宅。经过精心修缮与改造,如今作为东方乐器博物馆新馆址对外开放。馆内陈列着众多中外民族乐器,其中由谭抒真制作的第一把小提琴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中国小提琴教育发展历程的见证,其背后的故事如一首悠长的旋律,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来到淮海路1209号,音乐会客厅原名“天赐大宅”,其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内部法式水晶吊灯、柚木护墙板雕刻等原貌得以保留,重现了百年的法式风情。这里正在举办“萧友梅140年诞辰专题展”,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份份手稿,生动展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仿佛一段段历史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p> <p class="ql-block">此外,上音歌剧院亦是一处不可错过的艺术殿堂,其现代化建筑设计与周围绿色植物相得益彰,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在这里,音乐与建筑的完美结合,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视听盛宴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场视觉与历史交融的旅程,让我深切感受到上海音乐学院在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仿佛是一位位历史的讲述者,它们的故事激励着未来的音乐人,向着更广阔的音乐天地不断迈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