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武都区城关小学曹莹老师的三年级语文课堂,仿佛踏入了一场奇妙的童话之旅。从充满创意的魔法袋导入,到层层深入的文本探究,再到沙画配乐的温情收尾,整堂课环环相扣、亮点纷呈,不仅让学生沉浸于童话故事的魅力,也为我带来诸多教学启发与思考。</p> 教师形象佳 导入创意新 <p class="ql-block"> 曹莹老师一身白西服亮相,尽显干练气质,这份精气神儿瞬间吸引学生目光。而魔法袋的导入设计更是独具匠心,神秘的“魔法”元素与童话故事主题完美契合,成功激发学生好奇心,将他们快速带入课堂情境。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外在形象与教学初印象紧密相连,而新颖的导入方式则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也要注重个人形象传递的积极信号,同时深挖教学内容特色,设计更多富有创意的导入环节,为课堂注入活力。</p> 方法指导实 阅读引领妙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曹莹老师化身“阅读引路人”,以“速读、勾画”“思考”“感受”等“金钥匙”为指引,带领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无论是回顾《小壁虎借尾巴》,还是共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她都将方法传授融入文本解读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反观自己的教学,有时急于推进内容,忽略了方法的扎实指导。未来教学中,我要像曹老师一样,将阅读方法指导贯穿始终,让学生真正成为会思考、善阅读的学习者。</p> 文本对比深 知识建构巧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曹莹老师巧妙组织学生对比不同童话故事,深入剖析并列与递进两种反复结构的奥秘。从《小壁虎借尾巴》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再到群文共读环节,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异同,在对比中建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归纳能力。这启发我在教学中,要敢于整合文本资源,设计更多对比阅读与群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局限,提升综合语文素养。</p> 互动形式多 评价语言活 <p class="ql-block"> 曹莹老师的课堂充满活力,师生互动频繁,生生互评环节更是精彩。她用“你的思维可真独特”“你已经能当小老师了”等个性化语言,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多元互动与灵活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反思自身课堂,互动形式较为单一,评价也多流于表面。今后,我要丰富课堂互动形式,学习运用更具温度与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关注与鼓励。</p> 总结设计精 情感升华美 <p class="ql-block"> 课堂尾声,曹莹老师以回读《爱心树》为情感纽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悟亲情,配合沙画配乐的总结方式,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实现了主题的巧妙升华。这让我明白,优秀的课堂总结不仅是知识的回顾,更是情感的共鸣与价值观的传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精心打磨课堂总结环节,运用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听课经历,如同一盏明灯,为我的教学之路照亮方向。曹莹老师的课堂智慧,值得我反复学习与借鉴。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以此次反思为起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既有知识深度,又充满情感温度的魅力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