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永祚•牡丹

正能量

<p class="ql-block">双塔是太原市的重要地标,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两塔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因其凌摩绛霄,故又称作“凌霄双塔”。又因其双双耸立如笔,故有“文笔双塔”之誉。两塔相距60米,取“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之意。巍峨俊秀,是我国双塔之最。</p> <p class="ql-block">遥望二塔,高度相当,风格协调,古韵幽幽。近观二塔,方见其各有精妙。</p> <p class="ql-block">东南塔是先建的“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传说明代万历年间,太原城因风水学认为“西北高东南低,文运不兴”,士绅们决定在东南方建造文峰塔以振兴文运。以傅霖为首的缙绅学士为补辅太原“文运”而建造风水塔。塔高54.76米,13层,平面八角形。形似巨笔,象征“奎星主文运”,塔身朴素无雕饰,体现了民间风水工程的实用性。整塔为素砖砌体,收分很小,直径相同,故而挺拔壮美。</p> <p class="ql-block">西北塔为“宣文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由晋穆王朱敏淳特邀护国禅师、五台山高僧妙峰法师扩建而成。塔高54.78米,13层,平面呈八角形。塔剎铜铁制宝瓶顶。琉璃剪边,雕刻精细华丽,塔身收分明显,外形秀丽俊朗。传说万历年间汾河泛滥,高僧佛登奉旨建塔,以塔尖铁针钉住妖物,此后风调雨顺。双塔倾斜却屹立不倒的现象,更被附会为“镇妖”的灵验。</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双塔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吸引着无数的游人于此登塔远眺,赋诗作画。</p> <p class="ql-block">双塔北面有一寺庙,名“永祚寺”。永祚,语出《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永祚”就是“永锡祚胤”的略写。《尔雅·释古》说:“永,长也;永,远也。”《说文解字》说:“祚,传也;祚,福也。”故“永祚”是福及子孙之意。而家运长久有赖国运昌隆,因此,寓意着国家昌盛,社会安定。</p> <p class="ql-block">永祚寺依山构筑,坐南朝北,由寺院、塔院和碑廊院组成。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前院东西厢房、二门、三门和后院的大雄殿、禅堂、方丈室等。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大雄殿高两层,平面呈长方形。下层面阔五间,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上层为三圣殿,原名观音阁,面阔三间,当心间为正方形穹隆顶,两次间则为两横券;当心间顶部的砖雕藻井。殿之外表仿木结构,以砖砌出柱、额、斗拱、橡、檐,出檐较短;殿内全为砖券,不用梁架,故又称无梁殿。大雄殿两侧配殿为单层,面阔五间,其结构和外观与大雄殿相同。</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永祚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根植于永祚寺大雄殿前的“紫霞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唯一的明代牡丹,现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紫霞仙”品种稀少,为单瓣型、早开晚收花种。春夏交接之际,有着400多历史的“紫霞仙”率先绽放,瓣大肥硕、花径如钵,成为太原一大胜景。</p> <p class="ql-block">二门有联曰:凌霄双塔一佛一道,倾国霞仙半紫半红。(赵国柱撰并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仿佛有灵性一般,永祚寺内明代牡丹“紫霞仙”时至今日已有400余年历史。“永祚寺内有6000余株牡丹,包括姚黄、魏紫、赵粉、豆绿、状元红、青龙卧墨池、碧雪丹沙等40多个珍贵品种,其中又以牡丹珍品“紫霞仙”最为珍贵、最为悠久。”在永祚寺大雄宝殿前的花坛中,太原双塔博物馆工作人员韦芳介绍,每年4月中下旬,“紫霞仙”都是率先盛开。它盛开了,寺内的其他牡丹才会陆续开放。可以说,“紫霞仙”是“花王之王”,其花型为单瓣,花朵硕大如盘,花期较长。初开时花瓣呈肉红色,馥郁芳香;盛开之际呈淡紫色,馨香更浓;临近晚期则为正紫色,故称“紫霞仙”。</p> <p class="ql-block">“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当牡丹花开的时候,太原人对春天的喜爱就有了具体的指向,永祚寺、晋祠公园、迎泽公园等,灿若朝霞的牡丹占尽一城春色,引发了无数人赏“国色”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第42届太原双塔牡丹文化盛会4月25日在永祚寺开幕,以“紫霞映永祚,国色醉晋阳”为主题,依托永祚寺百年牡丹,通过文艺汇演、文化雅集、非遗展示、牡丹写生等系列活动,为民众呈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四季分明、降水适中的气候环境,三山环抱、一水中分的地形地貌,使得这里的人们一直有种植牡丹的习惯。从唐代武则天移植牡丹到明代“紫霞仙”傲立至今,从晋祠周边百余年来广种牡丹到迎泽公园几十年举办牡丹花展,不经意间,牡丹已成为太原人的幸福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