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韵雕梁传百年雅意</p><p class="ql-block">匠心镂木承一脉遗风</p><p class="ql-block">4月27日上午,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馆长王军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清代家具展厅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三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p><p class="ql-block">三五非遗博览馆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延川大街758号,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也是全国首家民营企业创办的非遗博览馆。馆内设有金源文化展厅(女真史话、满族史话、女真满族史话、金都五帝园、满祖金殿、传世老汤);非遗文化展厅(伟大领袖、非遗传习、龙江非遗、御膳老汤精、传统文化:人寿年丰、八仙神通、三星拱照、五路财神、六十甲子);民俗文化展厅(记住乡愁、农村往事、巨源工商、乡村文化、士兵记忆、哈尔滨百年华章);三五百遗荟(传统美术:木版年画、唐卡、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编织;传统技艺:陶类、织锦、金属、景泰蓝、漆器、雕刻、编织、瓷器、乐器、服饰)等,面向社会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全国罕见,龙江唯一。 </p><p class="ql-block">三五百遗荟萃具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的十一大类,来自375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31个省市自治区16个民族)的作品共5350件。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82位(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18位,堪称全国工匠大师匠心独运,绝艺荟萃,在这些技艺精湛的绝美作品中,您会触摸到沧桑岁月里中华文化的历史年轮,您会感悟到劳动生活中中华民族的深邃睿智。其作品尊尊蕴含崇拜,幅幅追求美好,件件祈福吉祥。</p><p class="ql-block">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走进三五非遗博览馆,实现让非遗走进生活,让非遗走进家庭的发展愿景,让非遗之花在文化交流互鉴中魅力绽放!</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是中国保存完好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建筑修建期:1625年,努尔哈赤定沈阳为都城,开始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1627年,皇太极皇宫开始建造,于1636年完成。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故宫成为康熙、乾隆等皇帝东巡期间居住的行宫。乾隆时期,又修建了嘉荫堂、文溯阁等建筑,形成西路建筑,至此沈阳故宫基本建成。</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改造期:1926年,奉天故宫博物馆开始筹办,后历经变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沈阳故宫陈列所,1986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2024年,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试开放。</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东路:为努尔哈赤所建,主要建筑为大政殿和十王亭,是当时国家举行重要典礼活动的场所。大政殿位于北侧正中,殿前两侧各有方亭五座,是左、右翼王亭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 </p><p class="ql-block">- 中路:是主体部分,为皇太极所建,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建筑,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前朝后寝的规划布局,纵向前低后高,形成高台“城堡式”寝区。 </p><p class="ql-block">- 西路:建于乾隆时期,主要建筑有嘉荫堂、仰熙斋、戏台、文溯阁等。嘉荫堂及戏台是皇帝举办小规模宴会和赏戏之处,文溯阁则是收藏《四库全书》和皇帝读书之处。 </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 大政殿:是清朝最早的建筑之一,建成于清太祖十一年,供宫殿内举行大型庆典时使用,也是皇帝和诸王大臣议政审案之处。造型仿游牧民族的帐幄样式,体现出多民族建筑艺术结合的特色。 </p><p class="ql-block">- 崇政殿:是清太宗时期皇帝临朝理政的地方,采用木架结构,整体造型是五间硬山式。琉璃瓦殿顶中央为黄色、边缘为绿色,殿内是不装天花板的“彻上明造”,梁架、望板、殿柱上装饰着以金龙为主的彩绘。 </p><p class="ql-block">- 清宁宫:是清太宗和皇后的寝宫以及满族信仰风俗举行萨满教祭祀的场所,整体是五间硬山木结构的建筑样式,外墙采用灰色青砖,木制门窗涂饰红漆。 </p><p class="ql-block">文物藏品</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共有基本陈列9个,存有文物藏品34类,藏品总共105085件,包括清太祖努尔哈赤御用宝剑、清太宗皇太极御用腰刀、清太宗皇太极御用鹿角椅、后金天命云板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寻迹清宫古韵:沈阳故宫清代家具展厅的时空对话</p><p class="ql-block">在4月27日阳光暖煦的上午,我,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的馆长王军,踏入了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家具展厅。这座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展厅,仿佛是一扇通往往昔的大门,每一件家具都宛如一位沉默的史官,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刚步入展厅,便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家具上,为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缓缓踱步,目光被一件清檀木浮雕云龙罗汉榻所吸引。这张榻线条硬朗大气,雕工精湛细腻,榻上的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我不禁想象,当年的帝王或许也曾如我这般,静静地躺在这张榻上,享受着片刻的宁静,或是与臣下商讨着国家大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博古雅趣”单元,一件清金漆镂空人物故事多宝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当然也包括我。它运用了木雕金漆等多种工艺复合制成,技艺精巧,装饰华丽。柜子上的人物故事雕刻得细致入微,仿佛将一个个古老的传说凝固在了这一方木柜之上。我凑近仔细观赏,惊叹于古人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力。这些精美的家具,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承载着当时的文化和审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看到了各种风格各异的承具、精雕细刻的储物用具以及华丽多彩的屏风。每一件家具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它们或是采用了珍贵的木材,或是运用了复杂的工艺,无一不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在这些家具中,我感受到了清代宫廷生活的精致与讲究,也体会到了古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展厅里,还有一些运用科技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展示的内容,让我对清代家具的选材、制作、结构、样式和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我们对文物本身的保护和研究,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观完整个展厅,我的心中感慨万千。这些清代宫廷家具,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清朝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中国古代家具制作工艺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名非遗博览馆的馆长,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我希望能够将在这次参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到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我们博览馆的工作中,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阳光依旧明媚。我回头望了望那座古老的建筑,心中默默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相遇,期待着在这片历史的海洋中,继续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上联:檀案凝辉彰宫廷气象</p><p class="ql-block">下联:非遗焕彩续匠作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上联:故宫瑰宝镌时光印记</p><p class="ql-block">下联:妙手精研展技艺光华</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清代家具展厅名为“宸宫万象——清宫家具与帝后生活”。</p><p class="ql-block">展厅位置与历史:位于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与沈阳故宫大清门相对。该建筑建于1930年,原为张学良主持建设的办公用房,90年代起作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办公用房,2020年被改造成家具陈设馆。</p><p class="ql-block"> 展览内容与布局:展览依据史料记载和宫廷纪实画,将上下两层、一千余平方米的展厅分为“品茗清心”“博古雅趣”“召对臣工”等十个展览单元,通过100余件文物,展示清代帝后的燕居生活。展出品类涵盖屏具、坐具、承具、储物具等中国古代家具主要类型。</p><p class="ql-block">展品特色:沈阳故宫现藏清宫家具与木制陈设品共800余件,多为清中晚期皇家御用。此次展出的家具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展出,制作工艺涵盖雕刻、镶嵌、髹漆描金等技法。</p><p class="ql-block">展览方式:按照单元场景主题特征,增设符合主题的其他类别文物,同时借助科技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灯光,将宫廷生活的侧面呈现给观众。展馆最后部分为数字互动展示区,六块交互体验数字屏分别介绍硬木种类、传统工具、制作工艺等内容。</p><p class="ql-block">展览意义:该展馆的开放,让更多院藏文物走出库房,更好地“活”起来。同时采用“仓储式”展陈方式,使更多文物得以与观众见面,让观众了解中国宫廷文化和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博物院清代家具展厅参观记</p><p class="ql-block">4月27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我,作为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的馆长王军,踏入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清代家具展厅,开启了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进展厅,我就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包围。柔和的光线洒在一件件精美的清代家具上,它们宛如岁月的使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些家具品类丰富,涵盖了屏具、坐具、承具、储物具等各类中国古代家具的主要类型,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品茗清心”单元,一张清檀木浮雕云龙罗汉榻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张榻整体线条硬朗大气,雕工精湛细腻,榻上的龙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我不禁想象,当年的帝王或许也曾在这张榻上悠然品茗,享受着片刻的宁静。旁边的清宜兴窑圆茶壶和清岫岩玉盖碗,更是为这一场景增添了几分雅致。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艺术的结晶,展现了清代皇家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移步至“博古雅趣”单元,一件清金漆镂空人物故事多宝柜令我驻足良久。这件多宝柜运用了木雕金漆等多种工艺复合制成,技艺精巧,装饰华丽。柜子上的人物故事雕刻得细致入微,人物的神态、动作栩栩如生,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个古老的传说之中。多宝格的独特设计,将格内做出横竖不等、高低不齐、错落参差的一个个空间,人们可以根据每格的面积大小和高度,摆放大小不同的陈设品,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巧思和审美情趣。周围摆放的各种古玩器物,与多宝柜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召对臣工”单元的场景布置让我感受到了宫廷的威严与庄重。一组宝座屏风组合陈列在展厅中央,宝座上的雕刻精美绝伦,彰显着帝王的尊贵地位。旁边的香薰、火盆等陈设,虽小巧却精致,它们不仅为室内增添了温暖和香气,也体现了宫廷生活的讲究。在这里,皇帝与臣下商讨国家大事,决策着国家的命运,每一次对话都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观书习经”单元,我仿佛看到了皇帝在书房中勤奋读书的身影。紫禁城先后设有四十多处书房,这里的陈设体现了不同皇帝的喜好与品味。一张古朴的书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仿佛等待着皇帝的挥毫泼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皇帝在这里读书观画、抄经赋诗,修养心性,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展厅中,除了这些精美的家具陈设,还有许多辅助展品和多媒体展示,它们为我深入了解清代宫廷生活和家具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通过这些展示,我了解到清代宫廷家具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材到设计,再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这些家具不仅是实用的生活器具,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观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着这些清代宫廷家具与非遗文化的联系。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非遗博览馆的馆长,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保护、去研究、去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价值和魅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清代宫廷家具,更深入了解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我将把这次参观的收获带回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通过更多的展览、活动和教育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博物院观清代家具感怀</p><p class="ql-block">盛京春日沐晴光,信步深宫访旧藏</p><p class="ql-block">檀木雕龙凝古韵,金漆镂景诉沧桑</p><p class="ql-block">匠工妙艺承千载,帝阙风华耀八方</p><p class="ql-block">今踏长廊寻故迹,非遗薪火续华章</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观清代家具</p><p class="ql-block">晴日入宫墙,闲寻古器藏。</p><p class="ql-block">雕龙凝岁月,镂木刻沧桑。</p><p class="ql-block">匠意千秋韵,皇仪百代光。</p><p class="ql-block">非遗承一脉,薪火永流芳。</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观清代家具</p><p class="ql-block">盛京古殿沐晴光,镂木雕金岁月藏</p><p class="ql-block">欲问匠心何处觅,一痕一迹诉沧桑</p> <p class="ql-block">故宫观古器</p><p class="ql-block">古殿沐晴晖,檀雕岁月垂。</p><p class="ql-block">匠心凝木韵,一叹越千回。</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清代家具赋</p><p class="ql-block">岁在孟夏,序属清和。予自冰城远赴盛京,谒故宫博物院之清代家具展厅,仿若步入时光邃道,抚今追昔,感怀万千,遂作斯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夫沈阳故宫,龙脉肇基;满清旧阙,王气依稀。其家具展厅,仿若琼楼阆苑,陈珍列宝,尽展皇家威仪。檀木为骨,雕琢千年岁月;金漆作衣,描绘百代风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观夫罗汉之榻,云龙腾跃,栩栩如生。一刀一凿,尽显匠人之巧思;一纹一理,皆藏岁月之沉淀。抚其温润之质,仿若穿越时空,见帝王榻上,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多宝之柜,镂刻人物故事,或仙风道骨,或温婉柔情。格内珍玩罗列,恰似星河璀璨,诉说往昔之繁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至于宝座屏风,巍峨庄重,尽显九五之尊。龙纹盘绕,彰显皇家气派;祥云点缀,暗含祥瑞之意。书房陈设,文房四宝俱全,书香墨韵萦绕。砚池蓄水,犹见当年御笔挥毫;书架罗列,似闻昔日诵读之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嗟乎!此等器物,非仅木石之质,实乃文化之魂。匠人以心传艺,巧夺天工;岁月以情润物,沉淀风华。今吾观之,既叹古人技艺之精湛,复思文化传承之重任。非遗之脉,当如江河奔涌,永续不绝;匠心之魂,应似松柏长青,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愿以此赋,颂古器之神韵,扬文化之光辉,冀非遗之薪火,耀万世而流芳!</p> <p class="ql-block">青玉案·沈阳故宫观清代家具</p><p class="ql-block">盛京宫阙晴光注,入展馆、寻幽处。檀木金雕凝古趣。云龙盘榻,人物镂柱,尽诉前朝语。</p><p class="ql-block">匠心巧技承今古,文脉绵延未曾负。欲问非遗归所路?一痕一艺,千年情愫,都在雕梁处。</p> <p class="ql-block">故宫古器行</p><p class="ql-block">盛京宫阙郁嵯峨,</p><p class="ql-block">翠瓦朱甍映晴波</p><p class="ql-block">偶入展厅寻古意,</p><p class="ql-block">万千珍器眼前罗。</p><p class="ql-block">紫檀为骨雕龙纹,</p><p class="ql-block">金漆作饰绘风云。</p><p class="ql-block">罗汉榻上龙威在,</p><p class="ql-block">多宝柜中故事存。</p><p class="ql-block">一刀一凿见风骨,</p><p class="ql-block">一榫一卯藏乾坤。</p><p class="ql-block">当年帝座今犹在,</p><p class="ql-block">不见昔日临朝人。</p><p class="ql-block">摩挲旧物生浩叹,</p><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如流川。</p><p class="ql-block">非遗薪火传千载,</p><p class="ql-block">匠心永续耀人间。</p> <p class="ql-block">上联:溯盛京故阙,观檀雕龙纹,金镂凤影,看罗汉榻承平,多宝格纳秀,匠心巧运,尽展清宫百载奢华气象,彰皇家风范,工艺精奇惊四海</p><p class="ql-block">下联:临展馆新厅,赏榫接乾坤,卯连岁月,思匠师志远,非遗脉长,古韵绵延,犹闻旧代千般妙艺清音,续文化遗风,传承永续耀千秋</p> <p class="ql-block">上联:檀雕岁月承宫韵</p><p class="ql-block">下联:匠刻春秋续艺魂</p> <p class="ql-block">上联:雕龙镂凤彰宫韵</p><p class="ql-block">下联:琢木凝魂见匠工</p> <p class="ql-block">盛京观古器记</p><p class="ql-block">岁次甲辰孟夏,余游于沈阳故宫博物院,览清代家具展陈。甫入展厅,但见檀木生辉,金漆焕彩,古器罗列,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罗汉榻上,云龙腾跃,鳞爪飞扬,刀法遒劲,似欲破壁而出;多宝格间,人物栩栩如生,或对弈,或抚琴,百态千姿,皆入画中。摩挲其纹理,温润细腻,岁月痕迹尽在其中。宝座屏风,气势恢宏,龙纹盘踞,彰显皇家威严;文房案几,古朴雅致,笔墨砚台,犹存昔日墨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观此诸器,叹匠人之心,巧夺天工;赞文化之妙,源远流长。一榫一卯,皆藏智慧;一刀一刻,尽是匠心。此非独器物之美,实乃中华文明之瑰宝。今吾辈当承先人之志,传非遗之艺,使此等精妙,永世流芳。归而记之,以铭所感。</p> <p class="ql-block">古器沉香处,匠心自流传</p><p class="ql-block">四月的盛京,阳光温柔地洒在沈阳故宫的琉璃瓦上。作为哈尔滨三五非遗博览馆的馆长,我怀着崇敬与期待,踏入清代家具展厅,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展厅里,每件家具都是凝固的历史诗篇。那张浮雕云龙罗汉榻,檀木的纹理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刀法刚劲又不失细腻,仿佛下一秒便要冲破木料,腾云而去。多宝格上,镂空的人物故事图,将古人的生活场景与奇思妙想,尽数凝刻。指尖抚过这些历经岁月打磨的器物,仿佛触碰到了数百年前匠人们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令人震撼的,是这些家具背后的匠心传承。每一道榫卯的咬合,每一笔金漆的描绘,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承载着文化记忆的艺术品,无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审美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心中满是感动与使命感。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我深知,唯有将这份匠心与古韵传递下去,才能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这些珍贵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