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养好自己”是指个人达到圆融自洽的状态,大概会涉及到健康管理、职业发展、个人财务、社交搭建、亲密关系、休闲体验和心智成长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哇呜小院做“养好自己”系列读书会,上述板块将轮动举办。但需郑重声明的是,不是院长本人有什么高深的水平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是院长想通过举办读书会,促进自己多读书、多交流,达到养好自己的目的。另外,还要通过举办读书会达到精进厨艺的目的,还别说,院长还真有几道菜做的不错,你可以不管读书会的内容,冲着吃的来参加活动也不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期读书会的主题是个人理财,推荐的书目是《金钱心理学》和《要钱还是要生活》,这两本书不是教人怎么多赚钱,而是理清生活与金钱的关系,让你用最轻松的方式实现“财富自由”。本期美食有土龙鸭公煲、葱油咸饭、香辣猪头排、烤鳗鱼、扒大虾、香煎鸡中翅、烤牛舌、铁板羊肉、海蛎煎、薄荷蛏抱蛋,都是硬菜,味道也都得到肯定。香辣猪头排是院长第一次试做,竟然也很成功。</p><p class="ql-block">个人理财,思路很重要。有个朋友一年经手上千万元却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财产,他总以为会有赚到钱的一天,到那时不就什么都有了,可是二十年了这一天也没到来,人生又能有几个二十年呢?后来听了别人建议,就开始建房,随房子工程进度,从流水里挤出工程款,一年后,小洋楼建成了,资金账户上也没看到什么增减变化。</p><p class="ql-block">理财的第一点思考:自有资金的分配。对于我等工薪族来说,工资收入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这笔工资,要维持生活所需,要提升生活品质,还要拿出一部分备用,这两本书都推荐把工资的50%用于日常生活,30%用于提升品质(或备用),20%用于储蓄(或投资)。换句话说,就是能赚一百万,但只过六七十万的生活,不要当月光族。每个月的一点结余,能让你越来越有底气。</p><p class="ql-block">理财的第二点思考:长期主义。年轻的时候就有理财意识,并一生持续理财,这本身就是最长的长期主义。年轻时固然没什么钱,但有理财意识,去尝试不同的理财方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这时没什么钱反倒是好事,这样就亏不到哪里去。长期主义的另一个要点,是不要用短期波动来评判长期投资的盈亏。以基金投资为例,长期主义投的是上升趋势,要到达顶点,可能是2年、5年、10年、甚至更久,这中间必然会有高低起伏,在没达到顶点之前,无论时间多长,都不算长期主义,坚持一个从波谷到波峰的完整周期才叫做长期主义。在这中间的过程,只要没有出清,盈亏都只是虚的,无需悲喜,出清才是判断真实盈亏的时候,所以要用闲钱来做长期投资,才不会被迫在亏损时出清。如果主动在亏损时出清,那只能说你跟钱过不去了。长期主义的第三个要点是能得到复利(红利再投资)的助力,以7%的复利计算,10年就能让财产翻倍,20年财产就翻4倍,30年财产就是8倍,时间越久,你的脚步都要赶不上资产的增长了。</p><p class="ql-block">理财的第三点思考:止损点与止盈点。对风险高的投资,比如股票的短线交易,设置止损点并能决绝的执行,是一项基本功,也容易理解。对于止盈点,这有悖于人性(人性是贪婪的),不太好理解。不过换另一种说法“我们不追求完美,只要满意就行”是不是就好理解了。我自己投资基金,设置的止盈点是4500点,到了这个点一定抛出,不到这个点始终持有。当然,我也没逃出人的贪婪本性,所以4500点我只抛一半,留一半5300再抛,也算进退有据吧。</p><p class="ql-block">理财的第四点思考:副业也是一种理财形式。理财的本质是“开源节流”,搞副业就是开源,如果选择的副业又是自己喜欢的,那就不仅是开源,还能滋养自己了。</p><p class="ql-block">本期读书会参加人数16人,涵盖老、中、青三代人,思维碰撞,颇有裨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