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返程日,我预订的车票是下午2点多的。想着还有些时间,便决定去久负盛名的天津第五大道逛逛,为这次天津之行画上独特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天津市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呈长方形布局。这里藏着2000多幢建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花园式洋房,其中300多处是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有着“万国建筑博览馆”的美誉。23条纵横交错的道路,总长度达17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追溯其历史,1902年,五大道地区被扩充为英国租界后开启开发建设,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政府对这里进行了整修,让其风采得以更好地展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换乘公交与地铁,大约两小时才抵达小白楼站。从B口走出地铁,便跟着导航漫步前行。一路上,古老的花园式洋房错落有致,虽已过了4月的花季,未能见到繁花似锦的盛景,但不少建筑外墙上挂满的塑料花,依旧色彩斑斓,为街道增添了一抹浪漫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沿着重庆道缓缓踱步,目光不时被两侧各具特色的建筑吸引。庆王府就在重庆道上,它是大清皇族最后一位“世袭罔替”的亲王爱新觉罗·载振的府邸,1925年载振举家迁居于此,在这里度过了22年寓公生活。我只在外面看了看,没有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前漫步。不经意间,一座恢宏的联排建筑映入眼帘,走近才发现这里竟是民园大楼,查了一下,了解到它始建于1937年,由奥地利设计师罗尔夫·盖苓设计,为英式联排建筑,仿船舰造型建造。它的里面是天津体育博物馆。不少游客在这里驻足拍照,我也请路人帮忙留下一张纪念照。可惜时间紧迫,没有进去游览,只能带着些许遗憾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前走,就到了五大道的中心——民园广场。听闻广场北边有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可行程紧凑,我只能远远望上一眼,便朝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导航前往西开教堂,走了约20分钟便抵达。恰逢周日,教堂正在举办礼拜活动,需等待一刻钟才能入内参观。想到自己并非教徒,<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不信教,</span>便不再等候,在教堂外拍了几张照片后,便朝着张爱玲旧居走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走了大约25分钟,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小白楼出现在眼前,正是张爱玲旧居。我先在外面拍照留念,随后走进旧居,感受一代才女曾生活过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旧居,瞬间被一股浓厚的民国氛围所包围。这是一栋三层联排小楼,院子不大,却布置得十分温馨。鲜花与藤蔓相互缠绕,绿意与花色交织,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室内,这里现在是一个咖啡厅,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进去参观不要门票,但需要消费,我买了两套张爱玲的明信片,便开始细细参观起来。一楼空间开阔,据说木质地板、隔断所用的木料都是专门购置的旧料,尽可能还原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模样。老壁炉、老门框、老顶灯、老开关,这些老装潢都被完好地保留着,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旧居的历史与故事。一架复古的立式钢琴静静伫立在房间一角,它的琴身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琴键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一楼大厅,迈上三个台阶,进入内侧房间。房间左侧的书架上,满满当当摆放着张爱玲的书籍。我轻轻抽出一本,翻开泛黄的书页,油墨香气裹挟着岁月沉淀的韵味扑面而来,仿佛能触摸到她曾经的思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楼梯来到二楼,这里共有四个房间。(听说这里之前是3个房间,后来又改成了4个)每个房间都别有洞天,有的布置成了雅致的书房模样,有的则还原了旧时卧室的温馨场景。朝南的屋子以白色木质装饰为主,十分敞亮。柜子里摆放着精致的玻璃和陶瓷摆件,落地的钟表和窗前的纱帘,让人不禁想象张爱玲坐在窗前看书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各个房间,我对张爱玲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她的文学作品有了新的感悟。带着这份收获,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了旧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张爱玲旧居出来时,收到了在天津工作的高中同学发来的微信,她在青年餐厅等我相聚。我坐上一辆四轮观光车,车夫是在此居住了66年的老天津人,一路上,他热情地为我介绍沿街建筑的故事,让我对这座城市又多了几分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青年餐厅,老同学迎了出来。岁月在我们脸上都留下了痕迹,她曾经胖乎乎的小圆脸,如今已变成瘦削的瓜子脸,若不是她主动打招呼,我险些认不出来。可一坐下聊起高中生活和同学们,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仿佛时光又回到了那段青涩的学生时代。我们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连给儿子订中午餐的事都抛到了脑后,好在有同事帮忙安排妥当。老同学热情地请我享用大餐,临别时还塞给我天津特产,让我带给孩子。我们在火车站依依不舍地道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上返程的火车,我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天津,心中满是感慨。这次天津之行,虽短暂,却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我心中徐徐展开。参与急救教育活动,我掌握了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包扎等实用技能。与各学校的交流更是打开了新思路——从活动开展的创新模式到教学方法的优化,每一次探讨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今后的急救教育工作注入了全新灵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五大道,风格各异的建筑与充满故事的街巷,拼凑出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韵味与文化风情。张爱玲旧居里的每一件老物件,都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与老同学的久别重逢,更是这次旅程最温暖的注脚。30多年时光流转,我们的面容虽已改变,但高中时代的情谊却从未褪色。回忆往昔的欢笑与泪水,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那些话语间的默契与共鸣,让我深深感受到,时光或许会改变我们的模样,却永远带不走心底最珍贵的情谊。此次天津之行的种种收获,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无比珍贵的记忆,值得我久久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