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

木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要花费去地狱一半的辛劳,很多人就能够上天堂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国剧作家 本·琼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类的整个历史,以及整个文明的发展历史,都蕴含着事半功倍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约8000年前,人类从原始的狩猎和采摘野果开始,进化到开展农业、耕作以及饲养家畜,我们的祖先终能免受饥饿之苦。他们可以用更少的劳动换来更多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300年前,98%的劳动人口还在从事农业工作。接着,一场全新的农业革命使得机器开始进入人类社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今天,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一3%。然而这些人口所生产的粮食,产量却更高,品种更加多样,营养也更加丰富了。这就是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过去400年里,经济发展驶上了高速公路,这也是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找出少数高效的生产要素或者劳动方法,并广泛应用,这样就能够以较少的资源取得较多的成果。土地、资本、劳动力、管理、原材料以及时间等要素,虽然投入得越来越少,但产出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更少的铁矿就能够冶炼出更多的钢铁;更实惠的价钱就可以消费更多种类、更有个性、更高质量的产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世纪之前,电脑还没有诞生。就算在40年前,电脑也为数不多不仅体积庞大、笨重,而且费工费时、成本极高。当时,就算把整个地球上电脑的处理能力合在一起,也不及我现在所使用的外形很小的膝上电脑。现在,电脑越来越便宜,体积越来越小,使用越来越简便,处理能力却越来越强大。以电脑的发展史为例,正好说明了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类社会的每一项物质进步-科学、技术、生活水平、住房、食物、健康与长寿、休闲、交通运输,让现代生活得以更加富足而又充满乐趣的每一方面,都是为了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取得事半功倍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放弃某些东西。代数就是这样:通过省略掉部分数字,我们的计算变得更加轻松--这也是所有计算机编程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互联网得以广泛应用,就是因为它打破了空间与距离的限制。索尼随身听,不过就是省去扩音器与话筒的盒式磁带播放器而已,称它为一项杰出的发明,因为它把幻想变成了现实,让你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美妙的音乐。马提尼干酒成为一种风靡饮料,是因为剥夺了马提尼对此的继承权。整个快餐业,也不过就是省去了服务员的餐厅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毫不夸张地讲,事半功倍是一条基本原则。当代科学、技术以及商业进步无不建立在这条原则的基础之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0/20法则告诉我们,是少数原因造成了大量的结果。如果我们已经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为何不尝试寻找一些高效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80/20法则可以向你保证,这些方法是存在的。每一次,只要达到了事半功倍,就说明你找到了那黄金般的20%:最有创造力/生产力的人群、方法或者资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个企业甚至各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达到以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能创造较高价值的目标。然而它们永远也不会沾沾自喜,它们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因为总是存在着更为高效的方法,而且总是会有人很快找到这些方法。因为存在着80/20法则,经济进步会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没有把事半功倍的原则用于个人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当今的世界信奉这条进步的法则-经济、科学的事半功倍法则,但是在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方面,这条法则却总是碰钉子。对大家来讲,生活的法则是“事倍功倍”。为了获得更多收入、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加有趣的工作和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人们好像必须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事业、公司或者客户身上,甚至没有任何时间留给自己、家人和朋友。他们也把健康和休息丢在了一旁,甚至也忘记了为创造性这块电池充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张的生活最终变成了疲惫的工作。是的,你的确获得了更多的机遇、更大的激励、更高的收入,但与此同时,强大的工作量、疲惫的身心以及深深的焦虑也将与你为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与商业领域,事半功倍的法则被我们运用得如此成功,而到了工作与生活上,我们却要坚持事倍功倍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事半功倍法则适用于企业与经济领域,那么,这条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个人。事实上,从自己、朋友以及许多熟人的经历中,我知道了事半功倍确实是存在的:拥有更满意、更有成就、更富裕、更快乐、更加和谐而且轻松的生活,更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付出更少的牺牲、辛苦、泪水与汗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正在做的许多事情,不仅仅劳时费力、毫无用处,而且还可能会起反作用。焦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焦虑从不起任何积极作用。如果你正处在焦虑状态,那么你要赶快做出决定:是“采取行动远离焦虑”,还是“不行动远离焦虑”。如果通过行动我们能够逃过坏运气,或者能够减小霉运发生的可能性,行动就是有意义的。反之,如果所要发生之事不在掌控之内,那么无谓的焦虑只会让我们丧气,却没有任何意义:你就要选择“不行动远离焦虑”。焦虑总是会在我们心里聚集,但是我们能够消灭它。赶快决定是否行动吧,但是记住,不论做哪种选择,你都要远离焦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项重大的工程就摆在我们面前--要颠倒我们现代的工作与生活习惯。那就是将我们的个人、事业以及社会生活从以多求多,转向以少求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变革需要时间。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改变的。加尔文教徒们的观点一认为辛劳与苦难是个人取得进步的核心要素,如同中国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深深根植于文化之中,根植于现代工作的假定之中;要想把这种思想转变过来并彻底清除,需要花费一代人的时间。然而,不管对谁而言-对你还是对我,80/20法则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我们不必花费时间去等待。我们现在就可以把它应用于生活,并立刻从中受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怎样才能通过较少的辛劳,收获更多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半功倍是一种实用工具,它蕴含着下面两条假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改进的方法;并且改进幅度很大,而不是小幅改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进的方法就是扪心自问:“怎样做能够让我通过较少的辛劳,收获更多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改进的方法,是让你花费与现在同等的辛劳,甚至多于现在的辛劳,那么说明你的改进还不够。更好的结果,必须是通过较少的辛劳获得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要以少求多,似乎不是很有道理,但这也正是重大改进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原因。花费更多的辛劳去寻求改进的圈套就在于:我们只能重复这种辛劳较多的工作方式。事情的确有所改进了,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小小的改进,那么在持续的劳动过程中,我们迟早会变得筋疲力尽。相反,如果你渴望事半功倍,事情就要变得简单:我们总是梦想着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自觉地减少投入去寻求更多回报,我们会逼迫自己努力思考、创新,改变做事的方法。而这正是所有进步产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努力思考,听起来可能有一点点恐怖。但是,难道你不想仅仅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思考,去收获更好的结果么?难道你愿意去做大量的劳动?在少量的实践之后,思考一下怎样会事半功倍,将会十分有趣。秘诀就在于,挑选出那些能够用少量辛劳获得更为丰厚报酬的行动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设你是一个石器时代的人,住在弗林斯顿(Flintstone)--原始人的老家。现在,你需要马上赶往城市的另一端。那么就有两种选择:走路或者跑步。走路呢,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而跑步虽然节约时间,但是会消耗体力,意味着更多的辛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选择了跑步,那么你就犯了当今人类的大错误:以多求多。这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为了确保更好的结果,而花费更多的辛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80/20法则,却是截然不同的。尽管有点儿不合逻辑,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以更少的辛劳收获更好的结果。既然我们清楚,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是存在的,那么我们就会一直花费时间冥思苦想,直到找到这种方法。怎样才能更加快速地穿过弗林斯顿城,却避免那种艰难的跑步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像史前晚宴旁边的服务员,我们可以划滚轴,这样所花费的能量要少于跑步,抵达的时间却提前了。或者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找到一只友好的雷龙,跳上它的后背。这也是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举一例。假设你现在十几岁,想要约会一位颇具吸引力的男孩或者女孩。事半功倍图就类似图4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可以仅仅在自己脑中设想,那个约会是多么美妙啊,但是却什么行动也不采取。这样很简单,但是却毫无用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可以让自己变得光彩照人,比如成为辩论协会的主席,或者在一项运动项目夺冠。但是你所倾心的男孩或者女孩,很可能没有注意到你,或者根本就不在乎你的这些举动-高投入、低回报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可以花费很多年的时间,去讨对方父母的欢心,寄希望于他们为你安排约会。这种方法也许有效,但却要花费更多额外的劳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者,你直接走向那位让你心仪的对象,脸上流露出最为真诚的笑容,请求他或者她和你约会一简单,同样可能非常有效。虽然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不像这个案例这样简单,但是你同样可以为自己画出一张图。只需花费一点点的想象力,你就能够以较少的辛劳收获更为丰厚的回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并不是说,有了事半功倍的方法,我们就不再需要坚持不懈,就应该放弃对我们颇为珍贵的目标。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中。如果我们选择了适当的做法,那么就能够以少量的工作取得较高的回报;如果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那么我们的回报将会更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设想任何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思想者、慈善家或者商界领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做一些简单而自然的事情,还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做一些复杂而又奇异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辛勤工作,还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比别人在该领域更加轻松地变得出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辛勤工作,是因为他们于心有愧,还是因为他们认同自己的工作,对此深信不疑,并且热爱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甚至他们在辛勤工作时,工作方法也是高效的--通过努力,他们能够获得巨大的回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总是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得心应手。我们只需花费一点点的金钱或者辛劳,就能够完成得很好。也许有些陈词滥调,但是生活中最为美好的事情,就是在完全自由或者接近自由的情况下,劳有所获-而且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表示感谢,流露欣赏之情;表达感情,观看日出日落;照顾宠物或者培育植物;对偶遇的熟人或者陌生人微笑;随手做一件好事:在美好的环境里享受散步的乐趣--这些就是实现事半功倍的方法。你的收获将会远远超过你所付出的辛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这些让你有所动心,那么就继续向前跨越一步吧,你需要拥有对于事半功倍的渴望。事半功倍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适用于任何事情。在你的一生中,它总是有效,总是能够帮你找到答案。以多求多的症结在于,它无法持续;而以少求多则很简单,易于持续与发展。一点点前瞻性的思考,相对于一生的巨额回报来讲就变得微不足道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什么使困难变得简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现事半功倍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养成习惯,它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事情,第一次做起来总是非常困难;随着我们重复的次数越来越多,事情也就变得越来越简单;直到有一天,不做这件事会变得比做这件事更加困难。一个非常棒的例子就是锻炼。第一次步行五公里,是多么艰难啊!但是如果你每天都能这样做,那么这就成为世界上最为简单的事情了。事实上,在重复做一件事情两周时间之后,你的身体和大脑就会对这种重复产生适应性-从而成为你的第二天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哪些困难会变得简单,哪些简单会造成复杂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改变自己的习惯,但是改掉坏习惯还是越早越好。如果我们总是重复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暴饮暴食,不论到哪儿都是开车而非走路,或者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动怒,那么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要改掉这些坏习惯已经变得相当困难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尝试一些刚开始并不容易做,但是绝对值得去做的事情,那么不久之后,对你来说,这些事情将会变得容易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数非常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缺少重复,我们可能会失去那些我们为之辛苦奋斗而得来的东西。比方说,不论健身减肥训练效果多么好,要是你一个月不锻炼,身体很可能又恢复原状。为什么还要选择劳而无获呢?只需要养成几个好习惯,就能够告别这种状态啊!而且它们还能融入你的生活,成为你的第二天性,让你每天健康而有规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我们能够尽早地养成一些好习惯,我们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境界;如果一味地拖啊拖,那就只能付出更多的辛劳。但是同时,受人类的自然禀性所限,你最好在众多的好习惯当中有所选择。要想以较少的辛劳收获更多的快乐,你就必须精心挑选出几个你最喜欢、最容易培养的好习惯,而且不必为自己没有养成其他的好习惯而烦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够养成的好习惯的数目是有限的。而其中,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好习惯能够让我们收效最高,甚至受用一生--我们预先付出少量辛劳,而从今后的生活中收获无与伦比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决策的人是你,而不是我。是你,需要决定哪些收效最高的习惯最适合自己。就是现在(如果拖到以后,你将把它抛之脑后)!你做出决策的依据,并不是你脑中认为它“好”,而是它能够给你带来的巨大收益。选出7个对你来说收效最高的习惯吧,并让它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你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为你列举出了一些收效颇高的好习惯(这些习惯对你来讲是否有益,只有你自己能够做出决策)。仔细挑选出7条对你来说收我海有的习的!以处少的辛为去吸获更多的快乐与幸都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挑选出几个最能让你高兴的习惯。如果单子还没有填满,那么继续挑选出那些最有可能让你高兴的习惯,直到挑出7条。然后,把这7条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半功倍:最后的领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什么最为短缺而又最为珍贵?什么东西一旦耗竭,我们会变得最为沮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答案很可能是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件事听上去可能不可思议,那就是事半功倍的法则同样能够适用于我们一生中最为短缺而又珍贵的东西时间-上面。无论听上去多么神奇,这个说法是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