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赞世界第一高桥成功合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詹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峡谷底深江水长,地球裂缝架桁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心描绘蓝图美,平稳吊装英气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吨银钢横跨越,千条缆索醉飞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神通广大惊奇显,举世无双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陈水根点评:西班牙华人詹强先生是在诗词界名望很高的诗人,他虽然远在异国他乡,却时刻在关心着自己故乡的建设,歌颂祖国母亲建设成就题材的诗词,屡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首七律是诗人近期所作,全诗围绕贵州六安高速公路花江峡谷,世界第一高桥成功合龙这一事件而创作,主题明确,展现出大桥建设的雄伟壮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具体作如下点评:</p><p class="ql-block"> 诗歌主题鲜明:诗歌紧扣 “世界第一高桥成功合龙”的主题,从大桥所处的峡谷环境,到建设过程中的精心施工、吊装,再到大桥的外观与影响力,层次分明,清晰地展现大桥合龙这一重大事件 ,让读者能够迅速了解诗歌核心内容。</p><p class="ql-block"> 表现气势恢宏:诗中运用 “万吨银钢”“千条缆索” 等词语,展现出大桥规模的宏大,“横跨越”“醉飞翔” 等表述,生动地描绘出大桥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出工程的宏伟壮丽。</p><p class="ql-block"> 语言风格质朴:语言风格清新明快,通俗易懂,对于大桥建设的描述直抒胸臆,如 “精心描绘”“平稳吊装” 等表述,使读者易于理解诗歌内容,快速把握诗歌所传达的信息 。</p><p class="ql-block"> 全诗从首联“峡谷底深,地球裂缝”“江水长,架桁梁”切入,到颔联、颈联细节特写,尾联再回归主观感受的惊奇,由远及近,由物及人,对仗工整且语言凝练。是情感真挚,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陈水根简介: 云和县作家协会、丽水市作家协会、丽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云和县《安溪畲族乡志》《赤石乡志》《云和诗词》54—59卷主编,《云和县地名志》《瓯江论诗》第二卷副主编。</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詹强, 男,西籍华人,1947七夕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1985年出国,在西班牙马德里经商。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原浙江省丽水市诗词与楹联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理事(香港),西班牙中国传统诗词空中课堂发起人,西班牙《华侨快报》诗词课堂栏目主任编辑。著有纪实文学《风雨人生见丹心》《岁月留痕》,散文集《游子心语》,诗集《乐水轩诗稿》《西篱东菊》。</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吾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