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访古(一)

葉家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阳和楼位于正定城内燕赵南大街中段,楼七楹,单檐歇山顶,建在高敞的砖台上,两侧各有一座碑亭;楼檐面南正中悬“阳和楼”匾额,面北悬明崇祯年间名贤敬送的“广大高明”匾额;南宋理学家朱熹题写的“容膝”方石嵌放在楼上正中央,砖台跨街而建,如城门形式,东侧有阶梯可上下。台下有圆形拱门,左右各一,将行人车马分为上下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开元寺寺内主要建筑为三门楼、天王殿、开元寺须弥塔、开元寺钟楼和法船殿遗址。主殿在后,开元寺钟楼、开元寺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开元寺主殿在后,楼、塔左右对峙的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开元寺须弥塔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开元寺须弥塔形式古朴,稳重端庄,外形与西安大雁塔相似。虽经明代大修,仍保持明显的唐塔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正定县将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纪功残碑移至开元寺内保存。该碑出土于城内府前街,其巨型赑屃碑座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赑屃旁边还有几块五代的残碑,碑文还非常清晰,字迹飘逸清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正定天宁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始建于唐代,是正定古城八大寺之一。最初名为永泰寺,后在北宋大观二年被改为天宁禅寺。寺内仅存凌霄塔,该塔高40.98米,采用塔心柱结构,是国内仅存的实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正定天宁寺凌霄塔采用塔心柱结构,砖木混合结构,九层楼阁式,装饰精美,始建于唐代,现为宋代遗存,历经修缮仍宏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佛教建筑群之一。其核心建筑大悲阁内供奉着高达21.3米的铜铸千手观音菩萨像。寺内还珍藏着宋代木雕毗卢佛等珍贵文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隆兴寺,别名大佛寺,是中国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是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隆兴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寺内大兴土木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便相继告成。可惜,大悲阁正进行全面维修而不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倒坐观音是中国宋代佛教艺术杰作,因其坐南朝北的独特方位而得名。这尊高3.4米的彩塑观音像安置于摩尼殿北壁悬山之上,以人性化塑造和断代特征闻名,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轮藏是佛寺中之一种可以回转的佛经书架,又称转轮藏。亦即将书架作成八角形的书棚,中心立轴,使书棚得以旋转,俾能捡出所需经卷;此种书架即称轮藏,与民间的走马灯相似。轮藏之制,起自转藏。所谓的“转藏”,就是转读大藏经之意,这和“看藏”不同,“看藏”是指读经时每天阅读,自首彻尾一字不漏,而“转藏”则只是读经文中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正定博物馆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的知名博物馆,建立于1978年,是中国较早的民办博物馆之一。正定博物馆收藏大量历史文物,展示了正定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正定古称真定,是一座具有丰厚积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7000年的人文史、2700多年的建置史、2200多年的建县史、1600多年的建城史。以其历史之久、文化之厚、物产之丰、军事之要享誉于世,被誉为“河朔之本”。在元朝统一全国前期,真定已跃升为北方经济、军事、政治中心城市,具备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社会条件。许多金朝旧臣和大批文人名士聚集到真定,元曲的创作从此走向繁荣。到了鼎盛时期,北方形成了四个创作和演出中心,真定(今河北正定)是四大重今之一,而且是最早的一个。真定作家群具有规模大、文化素养高、作品体量多的特点,他们对元曲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创作的《梧桐雨》被戏剧界列为中国古典戏曲十大悲剧之一,《墙头马上》被列为中国古典戏曲十大喜剧之一。真定的元曲成就,在本地区文学艺术史上最为辉煌,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b></p><p class="ql-block">2025.04.26 11:07</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暨中国乒协正定国际培训中心坐落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城内。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氛围浓厚,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称,被称为“常胜将军”三国名将常山赵子龙正定人为之骄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宏,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相映相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阳和楼繁华巨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阳和楼内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阳和楼内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阳和楼外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正定视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