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为怀 与天同在 雄关万里 气势豪迈

潇洒人生

<p class="ql-block">雄关万里 </p><p class="ql-block">千年脊梁 </p><p class="ql-block">浩气长存 </p><p class="ql-block">澎湃沧桑</p><p class="ql-block"> ——— 长城不止是残垣符号,它是民族不屈的力量和魂魄。</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来到金山岭徒步,攀登长城有着特殊意义,这里也曾是抵抗侵略,保卫家园,保卫和平的生死场。1933年,东北军曾在金山岭长城砖垛口与日本侵略者多次交战。这里不光有着最美风光,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爱国主义,反侵略战争,保卫和平的教育基地。在断壁残垣的长城脚下回顾腥风血雨战争场面,追思曾经被侵略的屈辱,唯有国力强盛,国家强大,民族团结才能震慑强敌,捍卫国土。</p> <p class="ql-block">  金山岭长城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担任蓟镇总兵期间(1567—1582年)主持修建,是明长城中防御体系最完善、建筑艺术最精湛的段落之一。其敌楼密集、防御体系复杂,被公认为长城精华段,2020年评为国家5A级景区,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金山岭长城融合了军事防御的智慧、建筑艺术的巅峰和以霞光云海自然奇观闻名,是研究明代历史与长城文化的活标本,也是游客体验长城恢弘气势的首选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派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金山岭长城,作为军事要塞的基础工程。早期长城以石块砌筑,低矮单薄,功能有限。隆庆年间,明穆宗为加强北方防务,调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在徐达所建长城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改建:增设空心敌楼、战台、烽燧等设施,形成“楼台密集、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敌楼数量达158座。其中“文字砖”记录建造信息,设计障墙、挡马石等独特结构,被誉为金山岭“长城三绝”。</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走的是长城东线,这段长城是未经修复的残长城,也是金山岭长城三绝比较集中的地方。东段长城与险峻的司马台长城相连,站在东段长城任何一个敌楼向东都能远远望见耸入云端,随司马台长城起伏的山脊线。</p> <p class="ql-block">  时值初夏,雨后的山峦一片翠绿,生机盎然。远处蓝色的密云水库清晰可见,长城四周群山环绕,视野极佳,好一派壮美山河!</p> <p class="ql-block">  徒步北京及周边的长城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每一次蹬城都有不同的感悟和体验,只要看到这些布满沧桑的残墙断臂和高大的城楼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激动,浑身充满力量,有一种超越现实,能与古人对话的幻觉,只有在这个地方,才能忘掉现实中的烦忧,让心灵得到一丝安宁。</p> <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这墙体步道与垛墙交会处,每隔二三米设有排水沟。墙体外侧及敌楼箭窗下设有礌石孔,查询资料得知这是用于投放石炮打击攻城之敌。戚继光晚年所著《纪效新书·石炮解》中,记载了这种创新战法。当来敌攻至长城边墙下时,守军点燃石炮引线,从礌石孔推下,“贼人所见不过一石,以为我抛击不中不再提防,药燃石碎,有相近而不伤者,有数十丈而被伤者,敌人莫测所向,石炮因此被称为长城第一利器。</p> <p class="ql-block">  来到金山岭长城,必须要了解修筑此段长城的明朝军事家戚继光。</p><p class="ql-block"> 戚继光的军事成就和文化贡献,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抗倭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爱国精神的象征。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在与倭贼的斗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在担任福建、浙江沿海的防御指挥官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军事措施,成功地打击了倭贼的嚣张气焰。戚继光创立的“戚家军”,是一支以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著称的军队。他注重士兵的选拔与训练,倡导“文武兼备”的理念,强调士兵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在戚继光的指挥下,戚家军多次在战斗中以少胜多,屡次打败敌人,捍卫了国家的尊严。</p> <p class="ql-block">  戚继光对蓟镇管辖的1200多里原有长城进行了系统性改建和重建,并新建了1300多座空心敌楼。最终完成约900座,大部分位于今河北境内。这些敌楼兼具防御、驻军、仓储功能,是明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创新。金山岭长城‌ 位于河北滦平县,全长约15公里,是戚继光主持修建的典范,以67座敌楼、密集的防御工事和“空心敌楼”设计著称,被誉为“万里长城精华”。</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说,金山岭长城由戚家军军人修造,而不是雇当地农工修造,因此筑城的质量很高,非常坚固,这一点从文字砖墙能得到佐证。</p> <p class="ql-block"> 这一段边墙十分独特,两侧长525米的墙体,大约有70%是用文字砖砌筑。砖上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万历五年宁夏营造”“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六年振武右营造”“万历七年德州造”等。文字砖是判断长城修建年代和军队名称的依据。宁夏营、德州营是从全国各地轮戍来到古北口的军队名称,振武营就是由蓟辽总督直接统率的亲兵,山东左营是由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率领的军队。文字砖便于督造检验,明确责任,在中国长城修建史上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这也是金山岭长城三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金山岭长城的陡峭山坡地段,我们能看到在城墙上有横砌的短墙,这就是在金山岭长城的又一大特色——障墙。长城的修筑随山就势,遇到山坡陡峭的地段,长城也随之陡峭起来。为防止守城士兵的暴露和免遭来犯之敌的射伤,就修筑了这些像一层层阶梯似的障墙。它就像一面面屏障,为守墙士兵提供了藏身之处,有效地保护了士兵的安全。在障墙上,还设有瞭望孔和射击孔,便于观察敌情和阻止敌方的进攻。同时障墙的设立还有一层特殊的功能,那这就是一旦敌人攻上墙来,守城士兵可以依据这种障墙达到“战墙”的目的,层层据守,步步为营。</p> <p class="ql-block">  三绝之一的麒麟影壁位于金山岭长城小狐顶楼楼橹上,是万里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麒麟为图案的砖雕影壁。影壁长1.84米,高1.1米,四边镶有砖框,一只动感十足的麒麟头东尾西,遍体锦鳞细密,鬣毛飞扬,头部回扭,张口吐舌,双眼望向身后,右前足屈曲前伸,左前足回屈,双后足腾空。麒麟周边雕有朵朵卷云,搭配小鹿、小鸟、灵芝等图案。麒麟影壁代表了我国古代在修筑长城时对建筑艺术之美的极致追求。有专家推断,在长城上修筑麒麟影壁,是用来表达戍守长城官兵祈盼和平安定,憧憬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遗憾的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麒麟影壁目前未对游人开放,我们只能从网上搜出她的图像。</p> <p class="ql-block"> 2025年之春登上金山岭长城,再次重温中国抵御外侵历史,领略中国大好河山,拍摄长城秀美风光,记录游历足迹,更为了忘却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离开金山岭长城下山途中,偶见天上一条彩云与城楼同框,很神奇的一幕,这是一个吉祥的兆头,愿中华民族铸就的长城永远屹立不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