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人在退休之前,喝茶是很随意的。绿茶、红茶、白茶都喝过,但没瘾,也不讲究。儿子在信阳呆过10年,每次回家来都要给我捎几盒信阳毛尖。那是我喝过的比较好的茶叶。</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乡下,是没有人花钱买茶叶喝的。我最早喝茶,是高中毕业回到农村后,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时开始的。那是夏天在地里割麦子时,由于天气炎热,干活的人们常常渴的口干舌燥。生产队长会安排就近的社员回家给烧一锅开水,用水担挑两桶开水送到地头。然后就在地塄边捋几把沙果树叶,再在附近的坡边摘些野毛竹叶子,往开水桶里泡一会儿,就成了黄亮黄亮的“茶叶水”了。那“茶叶水”有丝丝的甜味,淡淡的青草香味,很爽口呢。喝下去胃很舒服,也解渴。</p><p class="ql-block"> 2021年“5.1”期间,几个朋友相约去商南县游玩。县水利局的老郝建议走毛坪沟,顺道能观看茶园。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丹凤毛坪有个规模不小的茶园,而且风景很优美。</p><p class="ql-block"> 2022年阳春三月,我参加了第五届“秦鼎杯”征文比赛,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此项活动。在清明前专门去毛坪茶乡采风,与茶社工作人员交谈,采访当地茶农,在茶园里仔细观赏那刚吐蕊的明前茶尖尖。还亲自爬上后坡,去实地察看那高山岩茶。</p><p class="ql-block"> 进了茶社博物馆,仔细观看了秦鼎茶业规模介绍、秦鼎茶在上海股市挂牌、获得多项金奖证书等。此时此刻,“秦鼎茶”这三个字,已在我的心里有了足够重的份量。</p><p class="ql-block"> 在茶社小憩时,于总亲自沏茶,与我们聊起了秦鼎茶业的发展史、经营现状以及如何带动乡村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等创业经历,让我对“秦鼎茶”、“秦鼎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当我在座谈中得知“一斤茶叶的芽头大约有6万—8万个,每一个芽头都是用手去慢慢的地采摘,这就是茶叶为什么贵的原因”时,我的心极为震惊:原来,我们平时喝的看着并不起眼的茶叶,竟然如此金贵!</p><p class="ql-block"> 对秦鼎茶业的深入了解和认知,使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或者说是顿悟吧!</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茶,总要经过杀青的淬炼、揉捻的重塑,才能在沉浮之间见天地。</p><p class="ql-block"> 当坐下来品一杯浓茶时,那种先苦后甘的层次渐进,恰似人生况味:少年锋芒毕露的涩,中年沉淀后的醇厚,老年回甘的通透。</p><p class="ql-block"> 当热茶渐凉,原来的茶味不再浓烈时,而口中却有了回甘。我忽然明白,人生最珍贵的,是历经淬炼后留下的沉淀,是浮世喧嚣中始终保持的澄明。</p><p class="ql-block"> 打那以后,我改变了以前的喝茶习惯,由把茶当水止渴、囫囵吞枣式的“粗放型”喝法,变为细品慢咽,从中品味茶的甘辛,体会人生的意义。尤其是对秦鼎茶有了一种虔诚的珍爱:每次泡过几遍的茶叶,都细嚼慢咽吃下肚,竟然发现那浸泡过的茶叶非常好吃,没有丝毫的苦味。若拌上油盐,比那山间野菜好吃的多了。</p><p class="ql-block"> 是秦鼎茶让我对喝茶有了嗜好,或者说上了瘾。这就是我在本文开头时为什么要写以前喝茶“没瘾”。参加三次征文活动,四进茶乡毛坪,让我真正喜欢上了秦鼎茶。打那以后,再没有买过其它品牌的茶叶。除了每次参加征文比赛活动,公司赠送的茶叶外,家中没茶叶了,便去广场南路的秦鼎茶业集团门店或超市去购买秦鼎茶。我还两次带朋友去店里购买秦鼎茶。使我的朋友也爱上了秦鼎茶。</p><p class="ql-block"> 有诗曰:“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可见,茶于人生、于事业、于经商之道的意义非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