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东里北社区居民委员会洋溢着古朴的文化气息,一场以“纸韵传千年 匠心承古今”为主题的古法造纸体验活动,在中关村街道温馨家园的精心策划下温情启幕。这场专为残疾人群体打造的非遗文化之旅,以纸浆为墨、以匠心为笔,带领参与者穿越千年时光,在亲手制作传统纸张的过程中触摸文明脉络,让古老技艺的温度不仅凝固在纤维交织的纸页上,更流淌进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中。 活动伊始,老师以文化为引,带领参与者回顾了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璀璨历史,详细讲解了古法造纸“蒸煮、舂捣、抄纸、晾晒”的四大核心工序,同时通过现场展示造纸模具和材料,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纸张,是文明的载体,更是智慧的结晶。”老师的讲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切体会到,一张薄纸背后承载的千年文明厚度。 实操环节中,活动室变身“手工工坊”。 纸浆在勺子的翻动下泛起涟漪,花瓣、叶脉等装饰材料点缀其间,宛如将春天的芬芳封印进纸浆。 非遗老师与工作人员全程巡场,以“观察为主、协助为辅”的原则,鼓励大家自主探索——“您看,这片花瓣斜放会更有自然的美感。”轻声的建议中,是对残疾人群体创造力的尊重与呵护。 此次古法造纸活动,不仅是一次手工艺的体验,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通过“调浆的专注、抄纸的沉稳、装饰的创意”,参与者们在与纸浆的互动中舒缓压力、锻炼手脑协调能力,更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每一张亲手制作的纸,都是独一无二的“文明印记”,更是对“匠心”最好的诠释。 未来,中关村街道温馨家园将继续秉承“文化助残”理念,挖掘更多兼具知识性与体验性的非遗项目,让传统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助力残疾人群体在文化滋养中拥抱更广阔的世界,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