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声里竹笋鲜

英伦

<p class="ql-block">  暮春时节,杜鹃啼鸣,清脆的声音依然在坚定地唤醒大自然的生机,映山红开了,三月萢熟了,羊奶奶红了,金银花挂满了枝头,山间竹笋也忍不住破土而出。这个周六中午,应亲家邀请来到凉伞做客。因时间尚早,亲家又陪同我们一行七人迎着声声杜鹃,闻着漫烂山花,踏着湿润小路,去老屋场桂油沟摘竹笋。</p> <p class="ql-block">  春天里的每一处山间景色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而桂油沟的那片竹海,便是这幅画卷中最点睛的一笔。这里原是一寨10多户人家的村子,因生活条件艰苦,20年前族人商议举寨全迁到现在的岑胖沟。短短的20年时间里,竹子便疯狂地扩张,占领了所有的老屋场和大部分的耕地,原本丰腴的稻粮之地变成了茫茫竹海。苦竹、金竹、水竹、绵竹丛林而生,抱团杂居,长约丈许,粗如刀柄,密密麻麻地网络排列。高约尺许的嫩笋,像一群调皮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撑开土层,带着晶莹的露珠争做大自然的新成员。</p> <p class="ql-block">  一入竹林,仿佛就踏入了一处绿色的秘境。早上刚下过雨,脚下的土地柔软而湿滑,每摘一根竹笋,“啪”的一声脆响,都能感受到大地的厚德。稍不留意间,脚下传来“咔嚓”脆响,那是踩断了刚出土的嫩笋,让我既心疼又惋惜,更加慎重脚下迈出的每一步。匍匐在竹林间,两眼像雷达一样扫描,两手机械地摘扯,生怕漏掉一根。那嫩嫩的竹笋握在手中,仿佛能感受得到它在我手中还在生长。一个小时不到,带来的三个背篓被装满。</p> <p class="ql-block">  农谚云:一箩笋子二箩壳,剥笋子是很费工夫的。笋衣一层又一层,如同解开一个个神秘的包裹。剥去褐色的外衣,露出的是洁白如玉、鲜嫩无比的笋肉,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我们七八个人围在一大堆笋子子前剥了近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摘笋子是乐趣,吃笋子是享受。鲜竹笋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烹饪方法有清炒竹笋、竹笋炒腊肉、竹笋炒鸡蛋等等,那脆嫩的口感,那清香的味道,仿佛把整个春天都吃进了嘴里。</p> <p class="ql-block">  笋子除了鲜食,泡制竹笋也是一种保存美味的好方法。将竹笋在开水中长肏一下捞出沥干,冷却后放入玻璃容器中,再放入泡椒、少许冰糖密封,二日后,原本鲜嫩的竹笋便有了独特的风味,酸辣可口,成为一道十分下饭的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竹笋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骄宠。白居易曾写道:“腻香春笋软,脆响春冰拆。”生动地描绘出春笋的鲜嫩与清脆。陆游也有诗云:“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在诗人的笔下,品尝竹笋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蕴含着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