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即将远航的你 ——写在十八岁成人礼之际

海涛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梧桐树,静静地发呆,思绪不觉飘向了远方……</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你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用笔在高考倒计时的日历画上记号,并经常自言自语地说道:“还剩X天,终于快要解放了!”你看似云淡风轻的模样,实则爸爸深知你身上的压力,因为我知道它意味着什么,作为普通人,没有理由不紧张,不焦虑。</p><p class="ql-block"> 可我想对你说,人生绝不是那三天在纸上的笔墨而决定的。即便高考的结果不如预期,它也不过如万里长卷中的一笔淡墨。真正的丹青妙手,在于你能否以岁月为砚台,将碎墨沉淀成底色,在留白处续写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话虽如此,我想它依然不能舒缓你此刻肩上的压力,作为经历过这种场合的我和你母亲,感同身受!此刻无论再多的言语可能都过于苍白,只希望你能记住,相信自己!</p><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从班群里了解你们学校要举行高三毕业班成人礼仪式,看到学校建议每名家长最好能给孩子写一封信。可写些什么呢?你母亲打趣地对我说:实在不知道咋写,就用Deepseek生成,重在仪式感。可说心里话,我不屑于此,因为机器生成的文字终究是冰冷的。这几天,我反复地思索在你十八岁真正到来时,究竟该跟你聊些什么,高考吗?非也!这种沉重且内卷的话题还是让它滚得越远越好!思来想去,还是谈点久远的记忆吧,毕竟回忆总是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曾仿照余光中先生的笔触,为你写下《写给未来的你》,那时的你尚是稚子,好奇的追问我《三字经》中各种文字的深意。岁月如流水。如今,你已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即将以成年人的姿态拥抱世界。作为父亲,亦作为一位见证过无数青年成长的师者,我深知这一纸书信的分量,因为它不仅是成人礼的仪式,更是我和你两代人之间精神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记得你五岁那年,我为你写下第一首生日诗:“生时稻花香,莺飞七八行。”那时的你,眼中尽是田野的烂漫与童话的天真。如今再读,恍若隔世。七年前那封信中,我曾以“仁义礼智信”为纲,为你勾绘人生的底色。今日我依然想用这五个字送予你,这并非旧调重弹,而是爸爸想告诉你:岁月如梭,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褪色,正如大海深处的珍珠,岁月的磨砺只会让它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华。</p> <p class="ql-block">  <b>一说“仁”</b>。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永远保持“悲悯”。孩子,这个世界从未像今天这般喧嚣。五颜六色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残酷的竞争似利刃般尖锐。你们这一代,常常被贴上“内卷”、“佛系”以及“躺平”等等标签,仿佛你们的世界只有冰冷的分数、排名与成败。但我想告诉你:真正的成人,始于对“仁”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仁者爱人。”这“爱”并非泛滥的同情,而是对他人苦难的共情,对世间不公的愤懑,对弱者尊严的捍卫。七年前,我以刘备“携民渡江”的故事跟你解释什么是“仁”。今日,写这封信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和你一起观看过的一个小视频情景,取自国外一名作家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当时爸爸明显注意到你看完后眼中的湿润,我相信你感受到了人性当中最令人动容的坚强和善良。未来的你或许不会成为英雄,但你可以选择做一个心怀悲悯的普通人:为摔倒的路人多一分搀扶,为受挫的同窗多一句鼓励,为陌生的苦难多一滴热泪。</p><p class="ql-block"> 高考在即,你或许焦虑于分数的高低,但请记住:比一张试卷更重要的,是能否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始终以仁厚之心待人接物。因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你赢过多少人,而在于你帮助过多少人。</p> <p class="ql-block">  <b>二说“义”</b>。在浮躁的世界里永远守护“情谊”。十八岁的你,即将告别同窗三年的挚友,各奔前程。你或许会感慨“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但我想说:离别不是情谊的终点,而是对“义”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义”字的结构,是“人”顶天立地,肩扛一点责任。古人羊角哀与左伯桃的“生死之义”,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家国之义,皆非遥不可及的传奇。对你而言,“义”是未来某个深夜为室友讲解一道难题的耐心,是大学一次运动会上为跌倒的对手伸出的手,是知心朋友迷茫时一句坚定的“我相信你可以的”。这些微小的瞬间,终将汇聚成你人格的光辉。</p><p class="ql-block"> 孩子,成年人的世界常有利益的纠葛,但我希望你永远记得:真正的朋友,不是人情账簿上那些冰冷的数字,而是危难时与你并肩而立的身影。正如常跟你提起的故乡文人淮南子刘安所言:“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不必计较付出是否被看见,只需问心无愧。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以“义”浇灌的情谊,会成为你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  <b>三说“礼”</b>。在这个奔放张扬的时代沉淀“修养”。你们这一代,生长于个性张扬的时代。社交媒体上,人人皆是自我表达的王者。但孩子,真正的“礼”,不是循规蹈矩的束缚,而是对他人与规则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礼记》有言:“礼者,天地之序也。”课堂上,对老师的一声“您好”;食堂里,对阿姨的一句“谢谢”;公交上,为老人让座的一个侧身……这些细微之礼,是文明社会的底色。我曾给你讲过国学大师叶嘉莹先生的故事,她九十高龄仍坚持站立授课,只因“礼敬学问”。孩子,学问的深浅或许由天赋决定,但修养的高低永远取决于你是否愿以“礼”自律。</p><p class="ql-block"> 临近高考,你或许因压力而烦躁,但请记得:急躁时仍能温和待人,困顿时仍能坚守礼节,这才是真正的成年风范。</p> <p class="ql-block">  <b>四说“智”</b>。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洪流中明辨“真知”。十八岁的你,即将踏入大学,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但“智”的真谛,绝非止于书本。诸葛亮“宁静致远”的智慧,李泌“方圆动静”的哲学,皆在告诫我们:智者的目光,需要穿透表象,直抵本质。</p><p class="ql-block"> 孩子,未来的你会遇到无数诱惑:短视频的即时快感、网络舆论的喧嚣、功利主义的裹挟、远离父母说教的自由自在……但真正的智慧,在于清醒地选择“慢”,爸爸希望你在极速奔跑之余,不妨慢下来,慢下来读一本经典,慢下来思辨一个问题,慢下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站,它检验你的知识储备,却无法定义你的智慧高低。无论结果如何,愿你能像庄子笔下的庖丁,“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因为真正的智者,从不被分数绑架,而是永远保持对真理的热爱与探索。</p> <p class="ql-block"> <b>五说“信”</b>。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里坚守“初心”。七年前的信中,我以《狼来了》的故事告诫你“守信则天宽地阔”。今日,面对更加复杂的世界,我仍想对你说:诚信不是迂腐的教条,而是对初心的忠诚。</p><p class="ql-block">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考场之上,诚信应考是你的底线;人际交往中,言出必行是你的准则;未来职场里,忠于职责是你的担当。你或许会见到作弊者一时得意、谎言者八面玲珑,但请相信: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所有对“信”的背叛,终将付出代价。</p><p class="ql-block"> 孩子,我常跟你提及老家的家门上永远贴着的那副不变的春联:“忠厚传世远,勤俭治家昌。”这“忠厚”二字,是家族血脉中的信义基因。愿你能如先辈一般,以信立身,以诚待人,纵使尘世风雨,亦能步履从容。</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孩子,写至此处,夜色已深。书桌前台灯的光晕洒在信纸上,仿佛为你照亮前路。七年前,我以“仁义礼智信”为你筑基;七年后,我以同样的五字赠你远行。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关卡,成人礼也不过是一个仪式。真正的成年,始于你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界的认可,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不在于逃避苦难,而在于直面挑战;不在于随波逐流,而在于坚守本心。</p><p class="ql-block"> 最后,愿你带着这封信走向十八岁的盛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若遇风雨,便做松柏,千磨万击还坚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若见黑暗,便作星辰,萤火虽微亦生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若感孤独,便成江河,百川赴海终不悔。</b></p><p class="ql-block"> 无论何时何地,请记得:父母的目光永远追随你的背影,家的门扉永远为你敞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永远爱你的爸爸和妈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4月25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