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寻幽探秘之星】 探秘牛首山佛顶宫

天山(陈建国)

<p class="ql-block">昵称:天山(陈建国)</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509766</p><p class="ql-block">景点:南京牛首山</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9日受战友郑长林夫妇的邀请,我们来到南京牛首山探秘耗资四十亿打造的佛教圣地——佛顶宫。</p><p class="ql-block">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因山顶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头的双角而得名。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是岳飞抗金之地,郑和长眠之处,牛首山佛禅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禅宗牛头禅的开教处与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传说,昔年晋元帝建都南京,想在宣阳门外建立双阙,以示皇权。丞相王导极力劝谏未果。一日,王导陪同晋元帝出巡,见牛首山两峰对峙壮观非常,趁机劝喻:“此天阙也,岂烦作改!”晋元帝深知丞相用心良心,便取消建立双阙,牛首山别称“天阙山”的故事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来到佛顶宫,先被这座宫殿的外观震撼了。佛顶宫的造型分为大小穹顶两部分,造型飘逸,独具一格。大穹顶方块透光的部分坡度起伏好似佛祖披拂的袈裟,小穹顶似榴莲壳的部分是佛祖头顶的肉髻造型,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叹为观止。佛顶宫顾名思义,包括造型,一定是与佛的头顶有关。2008年,南京开始对大报恩寺进行考古发掘,2010年6月12日,在报恩寺地宫中的阿育王塔内发现了“佛顶真骨”的舍利和记载的文字。为了供奉这无价之宝,斥巨资四十亿,在南京江宁区的牛首山上一个巨大的废弃矿坑上,开始建造这座辉煌的佛殿,佛顶宫于2015年竣工并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欣赏小视频</b></p> <p class="ql-block">  牛首山景区核心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目标是“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佛顶宫总建筑面积近 13 万 m²。</p> <p class="ql-block">  巨大穹顶佛顶宫,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寓意。每个单元以虔诚合十的佛手为寓意。椭圆形的外观与璀璨的光泽如同宝珠,就像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高度契合设计意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佛顶宫主体外观的底部是一个莲花座的形状,有五十六个菩提叶造型的拱门,拱门的上端是左右两个飞天的仙女托着一朵莲花,每两门的中间是一个云门如意柱,如意柱的上边是一尊佛像,庄严肃穆。佛顶宫里边一共有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一层是禅境大观,中央放置着一尊卧佛,两侧是象征着佛祖成道的菩提树。地下六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真身顶骨舍利,这是全世界唯一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每年仅开放7次供人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  门洞的造型,选用了敦煌石窟的佛龛眉造型。柱础遇须弥座,柱身是如意造型,柱头供养佛像,上圈使用莲花瓣和敦煌图案。难怪我一见佛顶宫,就联想到敦煌。整个建筑浑厚圆润,辉煌壮丽,确实有独特的建筑语言。</p> <p class="ql-block">  去往地宫,须穿上鞋套。止语轻行,走进佛顶宫。禅乐声里,聆听牛首山、佛窟洞、佛窟寺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南朝和平二年(461年),牛首山西峰南坡山洞里,曾住过高僧辟支和尚,他在此洞中“立地成佛,上天为仙”,因此住过的山洞称辟支佛洞,又称佛窟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一幅玉雕画《灵山胜会经变图》:“这幅玉石彩雕画采用寿山石、青田石、汉白玉、琥珀玉等二十多种天然玉石雕刻而成。画面通过身高的比例不同来体现修行者的果位,生动描绘出近百种神态造型各异的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幅经变图表现的是禅宗著名的公案——拈花一笑。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佛陀在灵鹫山法会上说法,法会名字就叫“拈花会”。在这个法会上佛陀要传授无上的智慧给僧众,世尊手拈一支荷花,此荷花是大梵天王所供“婆罗华”的妙法金莲,一字不说,只是手拈金莲花扬眉瞬目微微含笑。所有的与会者都看不明白摸不着头脑,只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微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禅境大观的中心位置,是佛祖涅槃时的汉白玉雕像。这尊卧佛像长7.5米,可以360度微速旋转,佛祖微笑的容颜宁静安详,仿佛能感受到佛祖的悲悯与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  菩提树旁,屏住呼吸,静候“花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菩提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乘坐全透明观光电梯缓缓下行到地下五层,仿佛置身未来太空舱。地宫内的LED光影科技营造出梦幻空间感,佛教圣物与现代声光电完美融合。还有那条长达300米的水晶玻璃地道,脚下流光溢彩,令人惊叹不已。千佛殿内金碧辉煌,整个大殿上下左右360度全都是佛菩萨的造像,共有1343尊佛像。</span></p> <p class="ql-block">  穿过幽深回廊,眼前豁然开朗,八面金色舍利塔巍然矗立,佛光普照。每一面塔身都镌刻着精美的佛教故事,现代投影技术让这些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主体建筑舍利圣塔高21.8米,由塔刹、塔身、塔座三部分组成,其势恢弘壮观,令人深深震撼。上方圣塔塔刹的核心为直径一米的水晶所制摩尼宝珠,下方是八只头顶宝珠、口衔璎珞的金翅大鹏鸟。塔身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倒锥形的十三重相轮,下部为景泰蓝钵体,钵体四周安放着四尊玉雕菩萨像。塔座由84瓣莲花瓣构成的圆形莲台,寓意佛家84000法门,象征佛法的广博与深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欣赏小视频</b></p> <p class="ql-block">  整个佛顶宫,精雕细琢,使用了数十种创作手法。石雕、木雕、铸铜、脱胎木漆、玉雕、瓷雕、木刻等,汇聚了全国各地佛教界、艺术界、建筑界的专家团队来精心打造,每一种手法都能看到匠心独运,处处展示细节美。</p> <p class="ql-block">  繁杂的工艺手法和众多艺术家的心灵碰撞,形成了一个震撼的佛教艺术空间,颇具艺术价值,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是六朝古都、中国三大古佛都之一,南朝时南京佛教兴盛,寺院林立。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描绘的那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 <p class="ql-block">  除了杜牧的诗,画中还收录了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诗人诗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天眼</b></p> <p class="ql-block">  唐代,牛首山与清凉山、峨嵋山并称为佛教的三大名山。佛顶真骨舍利的安放,选择在牛首山,是基于牛首山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和大报恩寺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  佛顶塔,是俯瞰牛首山的绝佳之所。塔高88米,九层四面攒尖式屋顶,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宝塔。佛塔第8层,有一口全铜铸造的金刚钟,钟上刻满了《金刚经》(5200多字)。登高远眺,风声呼啸而过,檐角风铃作响。</p> <p class="ql-block">  整座佛塔尽得唐风古韵,与东峰弘觉寺塔遥相呼应,呈现双塔格局。眺望远山,将山间美景尽收眼底,把纷扰凡事抛向远方,在心里祈求美好夙愿。</p> <p class="ql-block">  南京牛首山上,这座40亿打造的超豪华供奉佛祖顶骨舍利的佛顶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南京市一张亮丽的名片。它不仅是佛教信众的圣地,更是广大游人了解和探寻佛教文化的一处场所,来到这里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绝伦,感受佛教的魅力,使观者的内心在喧嚣的尘世中有一方宁静与平和。在这里,尘世纷扰皆被洗净,心中唯余澄澈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