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修行》</p><p class="ql-block"> 人之修行,并非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历过心之磨难,想摆脱那样的痛苦,走入修行之路的。出家之人,要么从小不懂事时,就住在寺庙里,或者是在少年之时,被父母送进寺庙;要么就是自己成年之后,自己脱离红尘,步入空门。前者,是不得已而为之;后者,是心甘情愿,自行而为。前者,属于家贫不幸,而迫不得已;后者,是因为自己内心存在之彷徨,而自己选择之路。</p><p class="ql-block"> 即便没有出家,是个自愿修行之人,不会平白无故走向这样的路。而是因为经历过某种事情,因为心中有了结怨,而心甘情愿去做。修行起源之动因在于,内心有了创伤,想摆脱之前的不幸,或者存有困惑,而走到了修行之路。这里面,既有贫困家庭之人或者是因为家庭不幸而走向这条路,也有出生富裕家庭,而看不惯那种生活方式,而脱离出“苦海”原有的那种享乐之生活,自寻吃苦,以到达内心之平衡。不管他们之前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存在个“困”字。有的人是因为困于生计,有的人是因为困于内心。只有“困”字存在,才有修行之意。</p><p class="ql-block"> “人没有痛苦是不会修行的,原来注定要走上修行之路的人,老天爷不会让你出现在一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你会发现,你的父母或者你的夫妻当中,一定有一个人会让你受尽折磨,挑战你的三观,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打击你,会让你很痛苦。而这些经历,就像我们的命中注定的功课和考验,让我们逐渐的看透人性,看透真相。最终我们都会恍然大悟,走上修行这条路来圆满自我。我们开始理解和接纳别人,修行的道场就是在我们日常的家庭中。经历了这些,我们就会发现外界的伤害,其实并不能让你受多大的影响。反而会让你变得越加的坚强,更加的有智慧。修行的道路上,因此变得更加的宽广。”</p><p class="ql-block"> 修行之道场,起因在于家庭。如果家庭不给提供之元素,就不会平白无故有这样之行为。贫僧之所以称其为贫,一是,原本出自于贫困家庭之人;二是,因为内心之贫困,而选择贫困之路;三是,修行之人,过的日子都是贫困之生活。吃斋念佛、清心寡欲,才是这种人的生活状态。这里所提到的贫困之生活,是指真正修行之人,而非那些以出家人之名义,肆无忌惮、大肆敛财之人。修行靠的是自觉自愿,靠的是真情之付出。这里面,不存在被迫之事,或者是出自无奈之举动。虔诚的修行者,经历着修行之过程,找到了应有之答案。外界之影响,已经不能让他们再受到内心之伤害。一切之事,让他们的内心达到了平衡之状态,这才是修行之人应该有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修行之人,出自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管怎样,这种人大多数都是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2025.04.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