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新编豫剧《大河安澜》感怀

温故知新

<p class="ql-block">观看新编豫剧《大河安澜》感怀</p><p class="ql-block">徐永学</p><p class="ql-block">治水英雄千古多,</p><p class="ql-block">大河寒暑共天波。</p><p class="ql-block">挥锹春夏拦涛浪,</p><p class="ql-block">张网秋冬盯鼠窝。</p><p class="ql-block">忘死百除堤溃险,</p><p class="ql-block">舍生数遇家生魔。</p><p class="ql-block">安澜方是心归处,</p><p class="ql-block">面向党旗同放歌。</p><p class="ql-block">注:《大河安澜》即河南省豫剧三团最新演出的坝头村一家几代人接续守护黄河大堤的感人故事。其剧目《大河安澜》由剧中人大河和安澜夫妇的名字组成,饱含深意。</p> <p class="ql-block">《大河安澜》剧情简介</p><p class="ql-block">‌《大河安澜》是一部以黄河治理为背景的豫剧现代戏,通过父子两代人的守河、治河故事,展现黄河儿女与母亲河的血肉深情,并折射出共和国历史与时代精神‌。</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抗美援朝退伍军人大河回到黄河岸边,放弃个人荣誉,自愿担任守堤人。期间救下逃难的资本家女儿安澜,两人结为夫妻并生下儿子大堤。 ‌‌</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末‌:安澜被归国探亲的父亲骗至国外,与大河分离。大河独自抚养大堤,并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以身体堵堤缺口牺牲。 ‌‌</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大堤成长为黄河水利工程师,投身“数字黄河”研究;安澜历经磨难回国,母子相认,两代人完成对黄河的守护与治理想象。‌‌</p> <p class="ql-block">贾文龙,1964年出生于河南林县,现任河南豫剧院副院长、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河南省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代表剧目有《斩御史》《巧县官》《能人百不成》《万金油借牛》《刘邦与萧何》《村官李天成》《焦裕禄》和电视剧《山里的汉子》等。</p> <p class="ql-block">. ‌主题与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黄河精神‌:通过父子两代的牺牲与奉献,展现“千年万年,大河安澜”的豪情,体现黄河文化的厚重与平民英雄的史诗性。 ‌‌</p><p class="ql-block">‌时代跨越:剧情跨越近50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治黄政策结合,如“数字黄河”科技治水的现代转型。</p><p class="ql-block">‌表演创新‌:主演贾文龙一人分饰大河、大堤两角,通过唱腔与动作差异凸显父子性格差异与精神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