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数字化教学设计”河南教师网络学院培训学习侧记

行健厚德

<p class="ql-block">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一场人工智能AI十教育的培训为我们这些教学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新的启迪与方向。4月26日,河南教师网络学院举办的“AI赋能数字化教学设计”主题直播课,宛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在探索教育新技术之路上略显干涸的心田。</p><p class="ql-block">此次直播课的主讲人向辉老师,是教育与技术融合领域的璀璨明星。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学校课程与教学博士,她身兼数职,不仅是洪湖贺龙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洪湖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更是湖北省特级教师,以及众多教育技术领域专家库的成员。她的专业背景与丰富经验,让我们对这场培训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9:00整直播开始,向辉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生动的讲解方式,为我们打开了AI赋能教育的全新世界。课程聚焦于AI在课程框架构建、教学资源整合、学情分析等数字化教学设计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她结合一个个鲜活的实际案例,分享着前沿策略与实操经验,让原本抽象的AI技术变得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向老师重点介绍的一系列人工智能工具,如豆包爱学、即梦、kimi等,仿佛是为我们开启教育新宝藏的钥匙。这些工具在教学上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教学视野。在讲解过程中,向老师如同一位耐心的引路人,深入浅出地解锁各智能平台丰富的功能与海量资源。而她现场演示的AI工作台功能,更是让我们惊叹不已。从AI备课、AI教案生成,到精美的PPT制作,再到AI出题、AI批阅,这些功能覆盖了教学全流程应用场景。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教师备课、授课的繁重负担,更难能可贵的是,能精准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就像向老师所展示的,通过AI技术,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量身定制学习方案,让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p> <p class="ql-block">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向老师现场演示的钱学森智能体的创建,实用快捷又新颖。这一演示让我真切感受到AI技术的无限潜力,它不仅能为教学提供便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在这场培训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知识,更有对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与升华。从技术赋能下的教学实际应用,到数字课堂如何全方位助力教学、评价、研究,再到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剖析与思考,每一个环节都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我对未来教育的全新认知。我深刻认识到,在教育数字化的时代,教师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我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AI工具的策展人,筛选适配教学场景的技术工具;成为学习体验设计师,精心设计线上线下联动的任务链;成为人本教育的守护者,在算法推荐之外,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价值观培养。</p> <p class="ql-block">同时,培训也让我明白,教师要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需从多个维度努力。我们要转变传统思维,学会与智能技术有效协同;主动适应变化,利用智能技术实现自我成长;借力智能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中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组织更加深度的项目式学习,关注更加全面的学习评价等。</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惊叹于AI技术的强大功能时,我想我们一线教师更应坚守教育的初心。正如培训中所强调的:AI只是工具,教师的爱心不可替代,真实互动永远是最好的教育,培养能力比追求分数更重要。AI赋能教育,是为了让教育拥有更多可能,而不是让技术取代教育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此次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教育的大门,让我看到了AI与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转化培训成果,大胆创新、勇于突破。我将努力把所学的AI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智能技术素养,与同事们携手共进,共同探索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p><p class="ql-block">我相信,在AI技术的加持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逐步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智慧化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我们也将在人工智能时代,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崭新篇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