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动态37】妙趣糖画 寻味非遗——匠人课题组非遗糖画进校园活动

匠人匠心课题组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切实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深厚情感。糖画,作为集民间手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传统手工工艺,不仅是令人垂涎的民间美食,更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在民间有着“倒糖人儿”“倒糖饼儿”“糖灯影儿”等俗称,涵盖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形式。香甜的糖汁、栩栩如生的造型,让其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甜蜜宝藏”。</p> 探秘糖画技艺,感受匠心之韵 <p class="ql-block">  近日,萍乡市实验幼儿园匠人课题组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心,特邀安源非遗糖画传承人方奶奶走进校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文化活动。这不仅是一次糖画技艺的体验之旅,更是一场匠心与童心的碰撞、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糖画奶奶来啦!孩子们眼中满是对糖画的好奇:糖画究竟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  在方奶奶的带领下,老师与孩子们一同走进糖画的奇妙世界,认识制作糖画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学习制作糖画的精湛技巧。从熬制糖浆时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到绘制图案时行云流水的手法,再到等待冷却成型的耐心守候,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p><p class="ql-block"> 方奶奶用实际行动向孩子们展示,糖画制作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p> 实践糖画创作,传承匠心精神 <p class="ql-block">  掌握熬糖技巧后,孩子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拿起勺子,化身小小匠人,小心翼翼地勾勒出心中的图案。可爱的小动物,漂亮的花朵、金灿灿的星星,虽然作品稍显稚嫩,但每一幅糖画都倾注了他们的专注与热情。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实践中体会到匠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知道了,一件漂亮的作品需要耐心与坚持,就像那些传承百年的糖画技艺,正是无数匠人日复一日的坚守,才得以流传至今。</p> 品味糖画甜蜜,厚植文化自信 <p class="ql-block">  当甜甜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最期待的品尝环节终于到来。咬一口香甜酥脆的糖画,甜蜜在舌尖绽放,笑容在脸上洋溢。这一刻,孩子们品尝的不仅是糖画的美味,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通过亲身参与糖画的制作与品尝,孩子们对这项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心中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他们为自己能亲手制作糖画而自豪,为祖国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骄傲,民族文化自信在这甜蜜的体验中悄然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  以艺育德,以艺启智,艺术的力量润物无声。糖画,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与情感的民间艺术,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味道的传承,更是文化、礼仪和风俗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此次非遗糖画进校园,是课题组的师生们一次生动的实践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探索与体验,孩子们与传统文化有了亲密接触,在心中埋下了传承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未来,幼儿园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活动,让非遗技艺在孩子们的心中绽放光彩,让民族文化自信在一代又一代孩子心中扎根生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依托项目化学习构建本土传统“匠人文化”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活动纪实。</p> <p class="ql-block">编辑:周玉婷</p><p class="ql-block">审核:王 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