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父亲革命遗志,老山前线见学作战

心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5年秋,济南军区从全区各作战部队分两批,各选调100名军、师、团、营四级军事主官,组成军区赴老山地区防御作战见学团,奔赴老山前线,到正在执行轮战任务的67军所属部队挂职锻炼,以提高各级军事指挥员实战经验和指挥才干。</p><p class="ql-block">我作为军区后勤司令部参谋,参加了见学团,在67军指和军后指见学作战并担任军区联络员,以保障军区见学团完成见习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的父亲成少甫已经去世,他从12岁参加红军到去世,整整奋斗了50年。1979年2月就在他病重住院期间,还让当时在陆军学院学习的我,打开越南地图,了解和研究我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况,79年底他就去世了。时隔5年后,我要上老山前线了,想当初我们曾帮助过越南,现在要去教训他了。母亲在送我出征前,陪我到英雄山烈士陵园瞻仰父亲的遗容,让我记住父亲生前对我的嘱托,发扬援越抗美作战的战斗精神,完成好老山作战见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一)参加双盾工程1号战斗见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学实战,这是每个见学主官的心愿,我们到达67军后,各级见学主官分别在军、师、团指挥所,直接参与和见学了67军“双盾工程1号”出击拔点作战指挥全过程,感受了各级指挥员实战指挥的实践。我在67军军指,见学了67军首长指挥作战的全过程,学习到军首长统领全局,指挥若定,随机处置和稳操胜券的指挥方略,令人钦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盾工程1号即突击两点的拔点战斗,我进攻的两点即越军两个高地,该地区的地形复杂,坡度陡峭,洞穴密布,植被茂密,易守难攻。防守该高地的越军构筑了短洞、暗堡、掩体等工事,配置了各类火器和防御兵力,在前沿设置了雷场、障碍物,并与其他敌占阵地互为犄角,组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是敌军防御前沿的制高点。并不断对我方前沿阵地实施偷袭、进攻和火力封锁。严重威胁我军前沿阵地的防御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突击分队分别由主攻方向的199师和助攻方向的138师编成, 受领出击拔点作战任务后,立即进行了战前准备,勘察地形,熟悉敌情,研究战术,沙盘推演,现地协同,组织演练,力求周密细致,确保战斗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斗前夜我在军指挥所内,看到军首长围坐在地图前,军司令部参谋人员不时通报情况,入夜后,我突击分队同时向敌两点运动,运动中实行无线电静默,以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军指分别与两个师指密切联络,协同突击分队的行动,以保证按时到达指定的攻击出发阵地。此时我是又紧张又担心,生怕在突击前暴露我突击战斗意图。秘密接敌后,发现越军毫无察觉,战机对我军非常有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凌晨6时,军首长下达攻击命令,军实施炮火准备,为达成隐蔽和突然,我军炮火向突击点及周边各点同时开炮,摧毁了事先标定的越军地面防御工事和火力点,让越军无法判断出我攻击的具体目标。通信干扰营也对越军指挥网络实施了有效干扰,使敌通信网陷于瘫痪失去指挥。团以下直射火力则借助军、师炮兵群的火力覆盖,近距离对敌阵地上的工事实施了炮火破坏射击,随即炮火延伸,突击分队在敌高地前开辟通路,突击队员以班组为队形分梯次实施勇猛突击,消灭敌火力点,摧毁敌洞穴,火力清剿殘敌,快打快收,交替掩护,及时撤出战斗,“双盾工程”出击两点告捷,俘敌1名,达成预期战斗效果,达成以小的代价获得大的战果的胜利。越军为报复,向我防御的各阵地实施炮火反击,均被我军强大的炮火压制下去,双方炮战至当天下午3时许,才逐步平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拘押地,我看到俘虏来的越军小兵,才16岁,就被越南军队派往前线,真是穷兵黩武。仅为安全护送被抓的战俘,就伤了我3名突击队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到突击营地看望突击队员</p><p class="ql-block">军队的基础是士兵,前线最可爱的人是我们的战士,在出击拔点战斗前,我参加了138师战前举行的出征誓师大会,大会会场庄严隆重,师长政委给担任出击拔点作战的突击连全体突击队员披红戴花,为每一位突击队员敬酒,喝壮行酒,给突击队员照集体像。只见每个突击队员胸前都挂着系有红绳的手雷,叫光荣弹,是为宁死不当俘虏时用的。突击队员在军旗下宣誓,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打出国威军威!</p><p class="ql-block">会后我与随军记者来到199师突击连的突击出发营地,与每个准备上战场的突击队员一一握手,为他们送别。在营地,突击连指导员把每名突击队员的决心书、入党志愿书、立功报告书拿给我们看,其中的血书特别醒目,表达了坚决要求上前线杀敌的决心。突击队员都是连队的班、排长和战斗骨干,共产党员占大多数,他们战前是那么镇定自信,在一起有说有笑,师侦察科长正同他们一起进行捕俘训练,准备抓活的回来。看着这些生龙活虎的年青战士,我的眼眶湿润了!有这么好的战士,我们已经看到了战斗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三)蹲猫耳洞,到最危险的防御一线去</p><p class="ql-block">猫耳洞是在老山的前沿阵地上,为防枪炮袭击的防御洞穴,猫耳指形状和狭小。由于敌我阵地犬牙交错,前沿阵地上的猫耳洞都很简陋,有的就是天然的石洞改成猫耳洞。因为缺少支撑,遇到下雨或炮弹袭击后经常垮塌。猫耳洞里特别潮湿,由于长时间晒不到太阳,加上卫生条件恶劣,人的身上就像长了“青苔”一样。烂裆是最普遍的,只好赤身裸体。猫耳洞中时有老鼠和蚊子。老山上的老鼠和蚊子特别大,叫“三只老鼠一布袋、四个蚊子一盘菜”。有时还有毒蛇侵入。有的战士由于长期坚守在矮小狭窄的猫耳洞中,从猫耳洞撤下阵地时,双腿都不会走路了,只好由军工战士抬下来,我到了那拉方向最危险和最艰苦的595团1营指挥所,在猫耳洞里和一线分队的指战员在一起坚守。</p><p class="ql-block">老山前线,有许多的“百米生死线”,穿过一次“生死线”,就是在鬼门关走一遭!所谓的“百米生死线”,就是越军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故意用炮火打出一片开阔地,用阻击步枪或炮火封锁这一路线,很多的战士在穿越这些“生死线”时牺牲和受伤。穿越百米的距离,生与死往往是瞬间的事情,吃苦耐劳的军工队员们,为了保障一线供应,舍生忘死,天天穿越生死线。</p><p class="ql-block">我来到那拉方向的天保农场,军工连在这里,正分批向坚守前沿的一线连队送弹药,送给养,救伤员,每人负重30公斤以上,多次穿行在布满地雷的崎岖山路上,我刚一见面,一个军工战士就扑到我怀里,告诉我前一天还和我们一起交谈的战友,今天就已经牺牲在百米生死线上了!几乎每天都有伤亡人员,由于太危险,地方支前民工不能上,就由军工上,一个营坚守一线就有一个连做军工保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老山地区防御作战这一特定战斗环境中,战士是伟大的,理解万岁!无私无畏的突击队员们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可歌可泣,多少年青的战士长眠在麻栗坡烈士陵园,更令人心疼和无尽的怀念!</p><p class="ql-block">从父亲送我当兵上战场,到我两次参加实战,在实战中锻炼成长,是我一生的光荣,当兵就是为打仗,上战场最光荣!不论任何时候,人民军队都要有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发扬勇敢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时刻准备上战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