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3日,旭日中学历史课组在青年工作室开展科组活动。</p><p class="ql-block">首先,由黄绮晴老师做了师德五分钟教育,主题是弘扬教育家精神,铸就新时代师魂。黄绮晴老师从三个维度探讨如何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师风,践行育人使命。1、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六重境界的升华。2、践行路径:从“经师”到“人师”的跨越。3、时代召唤:做教育强国的筑梦人。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以教育家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时刻践行。</p><p class="ql-block">李晓军老师为我校历史科组老师带来题为《依据命题的备考思路》的研修分享。首先,李晓军老师指出我们历史老师要关注命题多维细目表,了解试卷区分度、标准差,利用好阶段试卷数据来为学生评析试卷,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精准备考,根据学生出现问题、具体情况来对症下药。其次,命题紧扣课标,所以我们要依据课标去进行教学设计,落实教学效果。同时可关注课标去进行新型题型设计,有的放矢,落实对学生史论结合、分辨史实观点的能力培育。最后,李老师提醒我们中考备考中要重视教材、回归教材,教材是考试命题的重要载体,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强化学生对教材观点的记忆书面表达。李晓军老师此次研修分享使我校历史科组全体老师在命题理念和实践教学层面都获得了满满收获。</p><p class="ql-block">三位老师分别基于本年级的中段考成绩情况进行分析。黄绮晴老师针对初一年级中段考情况,结合学生的典型错题进行分析,指出学生的典型错误。一方面,学生在知识运用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很好地联系所学知识;时空观念薄弱,史实概念模糊。另一方面,在材料题解答方面,存在照抄材料的情况,学生词汇量缺乏,没有归纳概括能力;答案片面,没有切中核心要点等。针对这些情况,黄绮晴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改变措施。首先确保学生基础知识过关,不能出现明显的史实错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针对改变措施,刘道雪副校长也及时进行了指点,指出我们在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对材料进行分句、分层次的处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答案从何而来,扎实提高学生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杨秋妹老师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大数据为基础,对初二年级中段考中学生的典型错题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仔细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杨秋妹老师指出错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时空混淆;题干主语(关键词)未把握,审题较粗心;不会排除选项中出现的陷阱;大题答题不规范等。对此,杨秋妹老师也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注重对学生审题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强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训练等。</p><p class="ql-block">吴相升老师代表初三历史备课组作了一模考试总结。首先,他基于一模成绩的情况,指出了后期需要跟进临界生,兼顾学优生的策略。其次,吴老师指出,初三错误率比较高的集中在世界史和中国近代史,要注重相关知识的点拨。此外,吴老师还指出了学生存在着的基础知识不牢、材料分析能力弱、答题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如强化时空观念,绘制历史时间轴,标注重大事件及其关联。提升材料解析能力,练习时标注材料中的“时间、人物、核心主张”;构建知识网络,以主题整合知识点,还要及时规范答题模板。</p><p class="ql-block">本次会议厘清了前半学期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历史科组接下来的教学备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历史科组能够进一步取得成就。</p><p class="ql-block">拍照:赖春梅,梁秀群</p><p class="ql-block">文字:曾雯静,袁沛筠,梁少欢,李灿宽</p><p class="ql-block">统稿:覃泽森 林建国</p><p class="ql-block">审核:刘道雪、李晓军、陈冰流</p> <p class="ql-block">科组长李晓军作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杨秋妹老师发言。</p> <p class="ql-block">吴相升老师发言。</p> <p class="ql-block">黄绮晴老师发言。</p> <p class="ql-block">刘道雪副校长讲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