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松陵镇为苏州市吴江区政府所在地。自吴江建县以后,松陵一直是县治(元代为州治)所在地,也是吴淞江的源头,京杭大运河与北仓、南仓之水在三里桥之南汇合出吴淞江……,</p> <p class="ql-block">三里桥为全国重点文保,位于城区北门之外,单孔拱形,东西走向,横跨大运河,桥总长50.4米,桥面宽4.65米,矢高12.5米,跨度16米,是吴江境内最高的石桥,最早建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漕运背纤时可直接从桥下通过,与九里石塘古纤道相通……</p> <p class="ql-block">顾野王纪念馆与三里桥共同构成“桥庙相映”的美景。石牌坊为四柱三门。镌刻着“人传震泽岸边喝潮水,史载听江轩里制玉篇”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松陵公园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优美的公园,园内的钱涤根纪念碑是民国文物,碑文由柳亚子撰写……</p> <p class="ql-block">垂虹桥位于苏州吴江区松陵东门外,旧时素以“江南第一长桥”名闻遐迩。垂虹桥之于吴江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唯一贯穿于整个吴江千年历史的标志性人文景观。吴江现存的任何景观物件,对吴江的影响绝无其它可以超过垂虹桥的,垂虹桥历经宋、元、明、清,至1967年塌废,前后存在了920年,1995年7月兴建垂虹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同伴在吴江美食一条街上挑了家东北菜馆点了招牌的小鸡炖蘑菇,到家后只睡了2小时就起床烧水泡茶喝,担忧着不吃牛羊猪肉和家禽的江南胃在以后北方骑游时该怎么办?就连东北大厨做的番茄蛋汤都怪怪的,还是家里的菜配胃口……</p> <p class="ql-block">吴江县学遗址在孔庙的西边,如今在这遗址里是一泓碧水。池的南侧有座由武康石砌成的宋代断桥,是当年吴江县学内泮池石桥所留存下来的。在池的北侧水中,存有三个巨大的青石柱础,据传是明崇祯二年(1629)重建吴江县学明伦堂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盛家厍 一个适合晒太阳、逛市集、随便白相相的历史老街区。与垂虹桥畔的静谧无言相比,这边热闹熙攘,多了几分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条老街老桥!看着这桥上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无忧无虑的时光,比什么都更温暖,比哪里都更悠然……</p> <p class="ql-block">古纤道在大运河中蜿蜒盘旋,远处的城市建筑群拔地而起,旁边的船只缓缓驶过。沿着这条古纤道前行,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圆通寺前身“圆通庵”,当地村民俗呼[十样景庙]。据传始建于唐代,“圆通寺”三字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手书,两侧楹联“梵音钟声寂寂惺惺观自在,江枫渔火尘尘刹刹见如来”亦系南怀瑾撰写,</p><p class="ql-block">四面千手观音像、“十样景”银杏树、金刚经塔碑,称为圆通寺三绝。</p> <p class="ql-block"> “十样景”银杏树在天王殿后。“寺因树而古。树因寺而神”,相传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来寺拜佛时曾将宝马拴于树。树身直径均在1.5米以上,树高8—9米,两株均已中空,树上丛生着榉、朴、槐、榆、柏、枫、杉、桃、柞、香椿、枸杞、乌柏、冬青、盘杨等10余种花果树木,形成奇妙的“十样景”景观。</p> <p class="ql-block">美篇游记是写给自己未来的回忆与他人无任何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节奏,走自己的路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总有人问为什么喜欢在路上?因为人这一生一定要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你在路上的经历就是其中之一。骑游未必能让你什么都懂,但至少能让你知道,你还有什么不知道。也只有在路上时灵魂才不会孤寂渺小。喜欢骑行的人会让生命变得更加辽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