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竹出好笋,好老爹出好囝孙/杨新榕

杨新榕

<p class="ql-block">  闽南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叫阿福的孩子。阿福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每日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文化水平也不高,在村里人的眼中,这样的家庭条件很难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阿福从小就知道家里的情况,他看着父母每日辛苦劳作,小小的心里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村子周边有一大片竹林,阿福经常跑去玩耍。他注意到,竹林里大部分竹子都长得苍翠挺拔,可总有一个角落的竹子显得瘦弱矮小,与其他竹子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阿福听村里的老人讲起“歹竹出好笋”的故事。老人说,那些看似不好的竹子,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肥料,反而能长出更好的竹笋。阿福听后深受触动,他想,自己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这或许就像那些“歹竹”,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那根能长出好笋的竹子。</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里,阿福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他格外刻苦努力。别的同学玩耍时,他在认真看书;课堂上,他总是积极回答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细节。尽管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他请辅导老师,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对知识的渴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为阿福的努力就一帆风顺。家里偶尔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收成不好,或者家里有人突然生病,这些都让家庭的经济负担愈发沉重。每当这时,阿福也会感到焦虑和无助,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告诉自己,就像那些被人看不起的“歹竹”一样,只要坚持,总会有出头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福慢慢长大。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城里的大学,这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没想到,这个曾经被认为家庭条件差、父母没什么文化的孩子,竟然如此有出息。</p><p class="ql-block"> 大学期间,阿福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还参加了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毕业后,阿福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工作。</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阿福回到了家乡。他不仅给父母带来了优渥的生活条件,还为村里修建了学校和道路,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曾经那些质疑他家庭的人,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阿福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歹竹出好笋”的哲理,证明了即便出身平凡,只要努力奋斗,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出头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