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银屏山,安徽巢湖市境内景点景观。银屏山是巢湖境内第一高峰,位于烟波浩渺的巢湖东岸,海拔约508米,面积 3 平方千米。山名来历:一说是因为山上有一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二说是相传山的南侧有一处悬崖峭壁,每当隆冬季节,雪盖冰封,银装素裹,好像天然银白的屏障,十分壮观,故称“银屏”。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银屏山悬崖之上,生长着一株苍劲翠拔的奇花——千年生的白牡丹“银屏牡丹”。每至谷雨,嫣然盛开,游人只可仰视其仙姿,却遥不可及。其神奇处在于她具有灵性,能报丰兆吉,预知年成,故有“天下第一奇花”之称。</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银屏牡丹观赏节”已是第28届了。记得一开始是地级“巢湖市”发起、筹办的(2011年撤市后,由县级巢湖市主办),从此每年一届,已历时28年了。那时我远没退休,还在单位工作。记得曾参加过一次刚举办的“银屏牡丹观賞节”,虽说二十多年前旅游硬件条件有限,但当时请来不少著名的明星、歌星演出捧埸,很是隆重热闹。</p><p class="ql-block"> 现今自己退休已近十五年了。继去年谷雨时节去银屏山仙人洞景区后,今年谷雨时节又去银屏山,是想再去银屏山顶游览“龙兴寺”。虽说天气不晴朗,山上风也较大,但我还是兴趣盎然,登上“龙兴寺”,眺望银屏山。</p><p class="ql-block"> 🌲 🌿 🌲 🌿 🌲 🌿 🌲 🌿 🌲 🌿</p> <p class="ql-block">银屏山景区“仙人洞”景点“迎仙门”。</p> <p class="ql-block">行者追峰合肥市十峰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的“大雄宝殿”和“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神龟驭石碑。</p> <p class="ql-block">宝殿前廊。</p> <p class="ql-block">宝殿内佛像。</p> <p class="ql-block">龙兴古寺大锺。</p> <p class="ql-block">殿前香炉。</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内四大金刚。</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侧。</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后(是原龙兴寺的进门之处原址)。</p> <p class="ql-block">僧舍、茶室、饭堂、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上下山索道山顶终点楼房(已废弃),现网上有人称之为“幽灵城堡”。</p> <p class="ql-block">银屏山麓。</p> <p class="ql-block">登山爱好者在登顶。</p> <p class="ql-block">徒步、骑行爱好者来银屏山“龙兴寺”旅游、观景、打卡。</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巢湖银屏山龙兴寺位于巢湖南郊的银屏山风景区内,距离市区约15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安徽省佛教协会网页是这样介绍</span>巢湖龙兴寺的:巢湖龙兴寺坐落于巢湖最高峰508米的大秀山巅,现有三殿共九间,内供地藏王以及弥勒佛、观音诸佛,参差错落,古朴典雅,常年晨钟暮鼓,香火旺盛,香客不断。</p><p class="ql-block"> 相传地藏菩萨当初选址时,曾走遍江川大山,一天来到巢湖银屏山,发现这里有九龙之脉在其中,是块风水宝地,决定在此建庙修殿。可是在上了山腰一半时,有乱石因承受不住地藏如鼎之力而塌陷崩裂,他的大脚陷入裂缝不能自拔。地藏认为这里地质疏松,承受不起大规模的寺庙建筑,于是改道九华。因为是风水宝地,又与青阳大九华遥遥相对,故称为“北九华”。</p><p class="ql-block"> 我在网上查了查龙兴寺的历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龙兴寺作为巢湖地区的重要佛教文化遗存,其历史跨越约1400年,经历了多次兴衰与重建。龙兴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最初名为“铁佛寺”,因寺内供奉一尊铁铸佛像而得名。唐代佛教兴盛,此寺早期为禅宗道场,吸引周边信众礼佛,并承担地方祈雨、消灾等民俗活动功能。南宋时期,寺院规模扩大,增建钟楼、藏经阁等设施,成为巢湖流域的佛教中心之一。 元末战乱频发,寺院部分建筑遭损毁,但铁佛得以保存,香火延续。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朝廷推崇佛教以巩固统治,地方乡绅集资重建寺院。后朱元璋曾于江淮一带征战,民间附会“真龙兴起”之说,寺院更名为“龙兴寺”,寓意吉祥。 清康熙、乾隆年间多次修缮,寺内增刻碑文记录历史,但规模不及明代。太平天国运动、抗日战争期间,寺院遭兵燹破坏,仅存部分殿堂。铁佛也在战乱中遗失,成为历史悬案。</p><p class="ql-block"> 2005年10月,我在当时的龙兴寺看到一块2001年树立的“功德碑”,碑中提及到“重建三幢九间于1992年大功告成”字样。改革开放后的1999年,地方政府与佛教协会合作,在原址复建龙兴寺,参考明代形制,新建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恢复宗教活动。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龙兴寺集自然奇观与人文历史于一体,既可静心礼佛,亦能探秘山水,是合肥、巢湖市周边短途游的理想之选。</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2005年用“傻瓜相机”拍摄的一组当时游览银屏山景区的照片,现在看来还是比较珍贵的。</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银屏山顶没有风力发电设备,只见群山连绵、层峦叠嶂,</p> <p class="ql-block">那时从仙人洞景点到山顶龙兴寺有揽车上下。</p> <p class="ql-block">当年僧人信徒、山里百姓步行上山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兴寺”门前</span>的“八十八沓”台阶路。</p> <p class="ql-block">“龙兴寺”正门。</p> <p class="ql-block">在“龙兴寺”门旁的2001年4月竖的“功德碑”。</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揽车站的楼顶拍摄的当年“龙兴寺”位置全景。</p> <p class="ql-block"> 巢湖银屏山是巢湖市境内最高峰,巢湖无人不晓银屏山。</p><p class="ql-block"> 银屏山,皖中瑰宝,天地灵秀所钟!其峰峦叠翠如碧波凝玉,其云海翻腾似仙袂轻扬,一山藏尽江淮气韵,万载承续岁月风华。 </p><p class="ql-block"> 悬崖峭壁间,千年牡丹<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扎石髓悬崖</span>怒放,不沾尘泥半分俗气。花开时节,皎若月华坠凡尘,风骨傲立天地间,引得游人心醉神驰,叹造化之鬼斧,慕花魂之孤绝。</p><p class="ql-block"> 仙人洞中,钟乳垂挂,喑河潺潺,一步一景,恍入蓬莱仙府;千年万载,静守光阴流转。</p><p class="ql-block"> 龙兴古寺䇄立山顶,悬于绝壁,一炷清香敬天地,半卷经书悟浮生。登临此境,尘嚣尽褪,惟余禅心与山月共澄明。 </p><p class="ql-block"> 登顶极目,巢湖烟水碧波苍茫,银屏山麓隐隐入画,四时皆成诗,万物俱含情。 </p><p class="ql-block"> 银屏山,非止一山一水,乃天地挥毫的泼墨,历史凝眸的传奇!愿君踏云来访,掬一捧山风,揽半袖烟霞,共赴这场千年之约。</p><p class="ql-block"> 这座海拔508米的山峰,以0.5%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巢湖90%的文化意象,从地质年代的沧海桑田到数字经济时代的文旅融合,始终是本土认同的核心符号。其价值已超越物质实体,演变为凝聚乡愁、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的精神地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国庆70周年(2019年)期间,我只身一人用一天时间饱览了银屏山景区的各个景点,了解了景区全貌。</p><p class="ql-block"> 银屏山仙人洞景区的“迎仙门”。</p> <p class="ql-block">银屏山景区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牡丹楼”。</p> <p class="ql-block">“觅仙道”。</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上悬崖处的“银屏奇花”—— 牡丹花景点。</p> <p class="ql-block"> 悬崖石缝中生长的野生白牡丹(传树龄超130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花",每年谷雨开花,当地人视其花期为年景晴雨表,形成"谷雨看牡丹"民俗。2023年牡丹文化节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印证其在民俗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前“观花楼”。</p> <p class="ql-block">观花楼前“广埸”。</p> <p class="ql-block">“九桠柳”。</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口。</p> <p class="ql-block">“八仙桥”。</p> <p class="ql-block">“龙泉”。</p> <p class="ql-block">“革命遗址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巢湖地区曾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新四军七师的诞生地,银屏山区可以说是新四军七师与敌周旋的根据地。查资料: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皖中银屏山抗击日伪军“扫荡”的战斗。1942年3月17日,日军第116师团、第15师团及伪军共6000余人,从东、西、南三面对安徽省巢(湖)无(为)抗日根据地银屏山地区进行“扫荡”。新四军第7师机关率直属部队与敌展开激战,在予敌重大杀伤后,乘夜暗分散突出包围圈,从敌侧背进行袭击。第7师含和、沿江、皖南支队乘敌人后方空虚,向东关、开城桥等日伪军据点袭击。经过两周激战,毙伤敌300余人,粉碎了日寇“扫荡”。</p> <p class="ql-block">“地质馆”。</p> <p class="ql-block">“快活林”。</p> <p class="ql-block">平台长廊。</p> <p class="ql-block">林荫小道。</p> <p class="ql-block">银屏山仙人洞景区的树林茂密,环境幽静,保持着很好的原始状态,是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迎仙门”背景。</p> <p class="ql-block">眺望山顶“龙兴寺”。</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揽车。</p> <p class="ql-block">行到半山看到沓步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隐在路边的“山神上地庙”。</p> <p class="ql-block">终于登顶“龙兴寺”。</p> <p class="ql-block">2019年在银屏山顶拍摄的巍峨庄严的龙兴寺。</p> <p class="ql-block">2005年在银屏山顶拍摄的三殿九间的“龙兴寺”。</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后“八十八沓”原址。</p> <p class="ql-block">停运废弃的山顶揽车站楼。</p> <p class="ql-block">巢湖银屏山风电资源丰富,群山之巅都安装了风力发电设备。</p> <p class="ql-block"> 去年(2024年)谷雨时节,我身在巢湖,乘兴去银屏山仙人洞景区,去凑凑“第27届巢湖银屏牡丹观赏节”的热闹。奔八的老人了,五年前又得过一埸病,登山、下坡是有点力不从心了。加上石阶陡峭的觅仙道上观花旅游的人多,安全起见,自己就没有下沓步去观花进洞了,只是在牡丹楼上极目眺望银屏山景。</p><p class="ql-block"> 今年(2025年)谷雨时节,我又乘兴去银屏山顶重游“龙兴寺”。</p><p class="ql-block"> 巢湖银屏山的景区景色,原生态的植被、林间的清新空气、登山顶的山风拂面……真的让人愉悦、享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只要有机会、有精力,有兴致,我会再游银屏山。</p> <p class="ql-block"> 为制作这篇“巢湖银屏山”,我查了一些有关资料,疏理下来有个疑问:关于现在“龙兴寺”的建寺时间:根据《巢湖市志》及景区官方记载,龙兴寺的现代重建工程于 1996年启动,1999年完成核心建筑(大雄宝殿、观音殿、山门)的复建,并恢复宗教活动。可是我以亲身经历照片为证:2005年“龙兴寺” 还只是“三殿九间”的石头平房。看来有机会还须查证<span style="font-size:18px;">结合多方资料进一步澄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谢谢阅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