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洪秀全故居之感:他是拒绝躺平的真汉子

知音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避不开的重要人物。早先,人们对于洪秀全的评价颇高,称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旧式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改开后,关于洪秀全的研究颇多微词,评价逐渐走低。甚至曾经的显学太平天国研究也断崖式下降,每年关于太平天国研究的论文寥寥无几,太平天国和洪秀全的研究恰似“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div> 那么,究竟怎么看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一次洪秀全故居的造访引发了我的思考。</div><div>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今属广州市花都区。在广州北下高铁后乘车即可到达。不过,洪家所在的官禄布村依然属于郊区,车子要在小路中七拐八拐好久才能到达。</div> 到达官禄布村口了。<div> 村口的北面是后来新建的洪秀全纪念馆,馆前是威风凛凛的洪秀全的雕像,显示着一位建国14年的农民领袖的铁汉形象。不管外界怎么评价,这雕像建在洪氏家族村口,洪氏后人自然是不会贬低祖先形象的。</div><div> 但是由于行色匆匆,加之十分熟悉,我就没有进馆参观,而是选择了直接参观故居。</div> 走进村子的大门,是一座并不算大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下矗立着一排排低矮的泥草房。其中有洪秀全家的排房,一共六间。 其实,这是1960年当地政府和人民根据原样重建的。太平军离开广东后,清政府疯狂抹杀太平天国,拆除了洪秀全的祖屋和洪氏祠堂,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的祖屋也不能幸免,现在只存基址。 村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龙眼树非常醒目,周围砌了砖石栏杆加以保护。仔细看石碑上的说明,方知是洪秀全青年时代手植的龙眼树,至今已经有将近200年的历史。 望着这棵郁郁繁茂的大树,我忽然心生敬意,这长久屹立的大树不就是洪秀全拒绝躺平精神的象征吗?<br> 洪秀全本是广州郊区一名普通的乡村士人,多次赶考落第的落魄知识分子。从他还有能力读书并赶考看,他并非赤贫阶层,日子将就着也还能过下去。但是他并未就此躺平,为着心中那份赶考中第的理想,为着改变现状的不平,为着农民心中的理想——耕者有其田,他毅然起事,他要率领千千万万贫苦的、不甘现状的农民捅破天。<br> 洪秀全并非一介莽夫,他是做了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工作的。他写了三篇原道:《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充分论证了自己行动的合理性。定都天京后还公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给予渴望土地的农民以最大的希望。他的这些理论耕耘对于凝聚人心,发动农民揭竿而起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什么太平天国起义时能一呼百应、队伍迅速壮大,洪秀全理论宣传的作用不可小觑。<br> 洪秀全还做了组织准备,他把西方的基督教加以改造,宣称创建了同样信上帝的“上帝教”(有学者研究后认为,“拜”是动词,教名本身就是“上帝教”),又掺和进了中国神秘的民间信仰,他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代表了上帝的正义,并以此号召群众,并组织群众,这才使得起义从者如云,太平军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并势如破竹,很快席卷大半个中国。短短三年太平军就从偏于一隅的广西打到了富庶的江南,并定都南京改称天京,然后又派兵西征北伐,极大地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br>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后来虽然失败了,但是洪秀全确实把清政府的统治这个天捅了个窟窿。太平军的雷霆风暴使得清廷依仗的绿营兵无法招架,其腐败无能暴露无遗。太平军的北伐还军一度剑指京师,急得年轻的咸丰帝差点在朝堂上哭出来。<br> 危急之下,清廷只好启用清统治中国以来一向被边缘化的汉族官僚,令在籍官员办团练对付太平军。正在丁忧的曾国藩就是这样被启用并开始办团练的。也正是团练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最终曾国藩、左宗棠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打败了天平天国,帮助清政府消除了这个“心腹之患”,暂时稳定了统治,迎来了所谓的“同治中兴”。<br>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左李等人从无权无势、被太平军打到急的要跳水,到有了实权,有了地盘,还有了财权。至此,他们已经有实力可以一展抱负了。曾左李等人早已见识了西方人的坚船利炮,又在与使用洋枪洋炮的太平军的较量中亲身领教了洋枪洋炮的厉害,于是急不可耐地要自己造坚船利炮了。1861年,在还没有剿灭太平军、只是占了安庆这个有利地势后,曾国藩就急忙举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要着手实现他的理想了。随后,太平军被剿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等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军工局先后诞生,中国工业化的大幕由此拉开。<div><div> 下图是金陵机器局旧址的大门和厂房。<br></div></div> 显然,没有太平天国打破清政府的统治秩序,还算有生气、有抱负的汉族官僚地主是不可能很快浮上台面的,也是不可能掌握实权去大搞机器局的,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还不知道要推迟多久。所以时人总结清统治秩序的变化时说:太平天国之前,清政府的封疆大吏中汉人只占十之一二,其余都是满蒙贵族。而太平天国失败后,满蒙贵族就只占十之一二了,汉族地主成了了清廷统治必须倚重的力量。<div> 正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打破清朝统治的坚硬板块,给了曾左李等人以崭露头角的机会,给了他们施展能力的舞台。历史的就是这样在曲折中、在交替中不断前进的。</div> 洪秀全拒绝躺平、要拼命一搏的精神还鼓舞了后来人。孙中山就宣称要做“洪秀全第二”,他要以洪秀全的勇敢精神推翻帝制,为中国人民搏一个共和国。在洪秀全精神的鼓舞下,孙中山成功了!<div> 下图是孙中山幼年居住过的今中山市孙中山故居。</div> 洪氏后人也无比敬佩和怀念他们这位勇于拼搏的先人。虽然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起义后拆毁了洪氏祠堂,但洪氏后人并不甘心。1910年,富有深邃洞察力的洪氏后人察觉到清政府气数已尽,已经无力顾及洪家的事情了,乃乘机举全族之力复建了洪氏祠堂,怀念他们那创建了彪炳史册业绩的先辈。 我敬佩洪秀全,敬佩他拒绝躺平的精神,正是他的拒绝躺平,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推进了历史车轮的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