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找朋友

省政府机关幼儿园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5年4月24</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果果班益智区</p><p class="ql-block">幼儿姓名:马思涵(朵朵)</p><p class="ql-block">幼儿班级:果果班</p> 观察目的 <p class="ql-block">  了解益智区积木匹配小朋友的游戏水平。观察朵朵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探索方式、面对困难的态度等,以便针对性地引导和支持她在认知、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 </p> 观察过程 <p class="ql-block">  游走观察时朵朵在益智区拿着积木匹配的玩具,刚开始的时候,朵朵还尝试着将积木小块进行匹配,过程中有的积木尝试了几次也没有匹配到正确的木棍上,于是她索性就把所有的积木都放在一根光滑的木棍上 。</p> 教师分析 <p class="ql-block">  观察过程中朵朵对新事物有探索欲望,愿意去尝试积木匹配的活动。因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和游戏经验不足遇到困难后没有继续尝试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较为简单的方式把积木都放在木棍上。而且幼儿之间有模仿行为,当朵朵观察到她对面小宝拿着拧螺丝的玩具一个一个全部套在一起时,她也把所有的积木都套在一起。</p> 教师措施 <p class="ql-block">  在朵朵放弃正常匹配,将积木放在木棍上一段时间后,我轻轻走过去,蹲在她旁边说:“朵朵,你看这些积木好像都有自己的小位置呢,我们一起想想怎么把它们送回该去的地方好不好?”然后我拿起一块积木,示范着在匹配的玩具上找合适位置,引导朵朵重新关注匹配玩法。通过这样介入,让朵朵意识到还可以继续尝试正确玩法,激发她再次探索的兴趣。</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1、在日常活动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具有一定挑战性且分层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先思考。</p><p class="ql-block">2、在区域活动时,教师应蹲点定游戏观察,及时发现幼儿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引导托班幼儿情感丰富,喜欢老师愿意跟随老师,所以在区域游戏时老师应该及时介入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既可以渗透游戏玩法,也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深度的探索游戏材料,而不是频繁更换。对于技能技巧的游戏材料,教师不仅要提前“预热”还应跟点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