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美丽人生》是一部自传性的随笔集,我希望用简约的文字,配上自己拍摄的照片,以抽象加具象,细数沿途的风景,记下普通人的一生。写书是与自己沟通,回顾曾经,品味情感,重温自己心路;写书也是与他人沟通,可佐谈资,插科打诨,取悦世人朋友。</h5> <h1>1968年,一群青涩少年共赴插队之路,五十多年后,老友们携夫人再聚。半个世纪的时光磨砺,每个人的面貌和身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唯一没变的是那份炽热如初的友谊。</h1> <h1>还记得,那日复一日下地干活、年复一年啃着窝头的日子。偶然发现用电炉烤红薯的妙法,焦香四溢的美味瞬间征服了辘辘饥肠。当甜润的薯香滑入空荡荡的胃袋,那滋味便成了记忆里最奢侈的甜。可是现在,面对满桌佳肴,大家却不由自主的讨论起“血糖指数”和“节食养生”了。<br>从对食物的极度渴望到如今的健康焦虑,我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对于人生的认知,也在不断的变化中逐渐清晰。</h1> <h1>还记得,刚进村时,我们住的是大队部的土炕,一夜间浑身就被跳蚤咬的伤痕累累。后来,我们一砖一瓦垒砌起自己的土坯房,尽管四处撒气漏风,但也感到换了人间的欣喜。现在,老友们都有了自己的温馨居所,精心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安乐窝。<br>抽水马桶取代了露天茅坑,柔软的席梦思顶替了生硬的土炕,舒适的沙发置换了粗糙的土坯凳......但我们又开始回忆起那个可以对着星空撒尿的茅厕。原来生活的温度,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经历的苦与乐。</h1> <h1>还记得,青春期的我们,充满了对异性的好奇。歌德讲:“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可在那个时代,“钟情、怀春”又能怎样,躁动的荷尔蒙,常常让我们用故作不屑的言语和轻慢的态度对待异性,小心翼翼地掩饰着内心的波澜。<br>年少的情愫在时光中发酵,酿成相濡以沫的绵长。岁月让我们懂得,感情不仅仅是心动的瞬间,更是岁月里相互扶持、相互包容的陪伴。</h1> <h1>还记得,第一次送别插队伙伴时的沉痛。从那时起,死亡的概念开始从模糊到清晰,从遥远到现实。人生的单行列车中,有人提前下车,有人继续前行,我们对结局的认知,逐渐从悲怆走向了澄明。<br>在生命之路上,看到的是风景,享受的是过程,得到的是心境,终点都一样。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仍会以豁达的心态拥抱晨光,将每一个当下酿成最醇香的酒,举杯走向下一段人生旅程。</h1> <h1>感悟:<br>五十多年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改变,从饥饿到养生,从土坯房到安乐窝,从春心萌动到携手同行,从送别逝友的悲伤到面对死亡的平静。人生长河中,我们曾搏浪也曾漫游,如今站在下游回望,才懂得:重要的不是抵达的方式,而是这一路的风景与心境。愿老友们仍能以少年般的热忱,共赴美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