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 girl of Jeju Island

詹念

<p class="ql-block">  海女是韩国济州岛独特的女性潜水渔民群体,其文化历史可追溯至6世纪,并因其独特的生存方式、社会结构及与海洋共生的智慧,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济州岛海女文化始于6世纪,最初因岛上“男主内、女主外”的社会分工而形成。男性负责家务,女性则承担养家重任,潜水捕捞逐渐成为代代相传的女性职业。 </p><p class="ql-block"> 17世纪后,女性成为潜水主力,济州岛甚至形成了半母系氏族结构,女性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例如,海女的收入远超男性,家庭中女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甚至存在“生女庆祝,生男冷清”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19世纪韩国税收政策加剧了这一分工:女性从事捕捞可免重税,男性则需承担高额赋税。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女性进一步垄断潜水行业,形成“海女”这一职业群体。</p><p class="ql-block"> 海女不带氧气设备,仅凭屏息潜水(憋气约2分钟),下潜深度可达20米,捕捞鲍鱼、海螺、章鱼等高价值海产。装备包括潜水镜、脚蹼、浮力球及网兜,早期甚至仅穿棉布“水服”,后改用橡胶潜水衣以提高安全性。</p><p class="ql-block"> 长期冷水作业导致关节炎等疾病,且易遭海洋生物攻击(如鲍鱼夹伤),自2009年起已有40余人因事故死亡。 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导致海产减少,进一步威胁海女生计。</p><p class="ql-block"> 海女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3万人骤降至2023年的不足3000人,且平均年龄超过50岁,70岁以上仍从业者占相当比例。年轻一代因教育普及、职业风险及收入不稳定而拒绝继承,导致传承断层。</p><p class="ql-block"> 海女形象成为济州岛旅游核心吸引力,不仅是济州岛女性独立精神的象征,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When my mother brought me into this world.</p><p class="ql-block">Did she have me in the day of no sun or no moo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