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丙中洛

莲花屯人

<p class="ql-block">说起丙中洛,热衷自驾游的朋友定不陌生。它是云南的边陲小镇,也是丙察察进藏线路的起点。我去过云南几次,而丙中洛这条线一直未得前往。4月16日,海上月组队探秘丙中洛,我欣然加入其中。此行由4对夫妻组成,大山、海上月夫妇行前做了详细攻略,一网打尽怒江沿线景点。</p> <p class="ql-block">4月16日,我们一行从宁波飞抵昆明,即租车前往大理,当晚入住大理古城旁的一家"云语山"民宿。次日早晨登上楼顶观看苍山洱海,无奈阴云蔽空,大理城一片灰暗,拍摄兴致全无。好在行程最后两天安排环游洱海西东两线,不愁看不到风景。好菜就留在后面吃吧。早餐后出发前往怒江州。上午车沿澜沧江疾驰,至午饭后则溯怒江上行。</p> <p class="ql-block">午后时分,来到今天第一个景点老虎跳峡谷。傈僳语为腊玛登,意为老虎跳。传说曾有老虎在此跳跃过江。</p> <p class="ql-block">此处江中怪石嶙峋,是怒江大峡谷最窄之处,宽仅10米,水流湍急,被称为怒江第一险滩。</p> <p class="ql-block">怒江流域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管辖,在这里除了傈僳族,还有怒族、独龙族等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怒江两岸,语言、服饰、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不尽相同。</p> <p class="ql-block">在老虎跳稍作停留后,前往知子罗。知子罗是傈僳语"好地方"的音译,位于碧罗雪山的山梁上,曾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及原碧江县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州府搬迁、碧江县撤销,加之地质灾害,这里一度成为废弃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保留了上世的中叶至八十年代边陲小镇的风貌,被誉为"记忆之城"。</p> <p class="ql-block">随着地震灾害警示消除,原住民部分回迁,如今这里成为网红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回望屹立在海拔2000米之上的知子罗。</p> <p class="ql-block">飞来石位于匹河怒族乡民族中学校园内,据记载,1986年3月19日凌晨2时30分,一块巨石从天而降,落在中学教师宿舍旁。</p> <p class="ql-block">这块飞来石从何而来无从考证,于是当地人惊异其神奇,赋予其一些俗套的传说。这里不赘述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来到老姆登。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为人们喜欢来的地方。的确如此,我们不正是因为喜欢旅游,从数千公里外来这里的嘛!老姆登村位于碧罗雪山半山腰,与高黎贡山的皇冠山峰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怒族人多信奉基督教,村里还建有一座怒江流域最大的乡村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风景的确最美,难怪怒族人自豪地断言老姆登是人们喜欢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们大都纯朴善良,友善对待外来游客。蜿蜒曲折的山路,如同山民日复一日单调生活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远眺高黎贡山雪峰,远道而来的旅行者不免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姆登山坡上,俯瞰怒江峡谷依稀可辨。</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怒江州福贡县城的国香大酒店,临窗凭栏,听江涛阵阵,观江水滔滔。</p> <p class="ql-block">18日早上8时,驱车沿219国道逆江上行。只见怒江两岸白色、棕色建筑群散落在山坡上,夹杂着一簇簇树丛、一片片梯田,宛若一幅连绵不断的西南山区风光图卷。不久,我们来到石月亮景区。</p> <p class="ql-block">石月亮其实是由远山巅峰的山石形成的巨型圆孔,堪称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这是返程时换了个位置看到的石月亮。</p> <p class="ql-block">车辆前行,来到远征军回国渡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结束在缅甸对日作战,翻越高黎贡山(也即野人山),在这里渡过怒江,回到祖国坚实的大地。</p> <p class="ql-block">怒江在这里转了180度的U型湾,号称怒江第一湾。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脉南麓,在西藏称作那曲河,云南段称为怒江,入缅甸改称萨尔温江,最终注入印度洋。</p> <p class="ql-block">在怒江第一湾逗留后,车辆沿山道上行前往秋那桶。秋那桶村是怒族聚居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坡上,下眺秋那桶村。</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的天主堂。</p> <p class="ql-block">中餐在这家乡村小饭店简单吃过。</p> <p class="ql-block">离开秋那桶,来到滇藏交界处。但见摩崖石碑耸立,云南两个大字赫然在目。据说原来还有西藏的大字碑,这次没有看到,说是因公路拓宽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滇藏分界点石碑。这里曾是茶马古道滇藏马帮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从滇藏分界点折返,前往雾里人村。这里4座桥同框,其中3座是悬索桥。说到悬索桥,东南沿海并不常见,在云南则随处映入眼帘。这两天沿江而行,一路看到的悬索桥不计其数,有新建的,也有废弃的;有仅供步行的,也有可行摩托车的。</p> <p class="ql-block">细观这里的4座桥,最老的索桥已毁,只剩大半截,应该是早年茶马古道时所用。在它之上建有"朝红桥"也已弃用,从桥名看,估计是新中国初期所建。如今行人通行的吊索桥比之结实许多。而一旁高大的混凝土拱券桥则是公路桥梁。从这4座桥似乎看到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p> <p class="ql-block">经过云里雾里桥,我们进入茶马古道,感受当年人们出行体验。</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缘山而建,遇有悬崖路愈狭窄。此刻,马帮行走在茶马古道的情景在脑海中浮现,耳畔依稀听到了马蹄踩着砂石路的沙沙声和马铃有节奏的叮当声。</p> <p class="ql-block">沿着悬崖古道,走着走着,前方缓坡上就是雾里村这个怒族小村落。</p> <p class="ql-block">雾里村的房屋有其特点,木结构房身石板屋顶。大概都是就地取材吧。</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座悬索桥,回到219国道向丙中洛进发。</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心驰神往的丙中洛,背倚雪山、面向怒江,一个神奇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在219国道旁的观景台远眺丙中洛的全景,这里是从云南进入西藏前的最后一个小镇。早年是行走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歇息之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如今俨然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p> <p class="ql-block">如此仙境般的画面,只因天气太好缺了云雾缭绕,少了点仙气,难免有些遗憾。转念一想世上哪有十全十美,旅途总是在美中不足中度过。</p> <p class="ql-block">恰逢一支摩托车骑行队在这里停留,于是腆着脸借作道具张扬一下个性!</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丙中洛最高处的中交伊拉米拉云居酒店,晚餐后,沿镇上商业街闲逛,两旁店铺林立,中心广场、大巴停车位正在扩建,显示出当地以旅游图发展的雄心。一路下坡,再次来到观景台看丙中洛夜景。</p> <p class="ql-block">黄昏的丙中洛,灯火阑珊人气不旺,远无想象中的灯光璀璨交相辉映的景象。或许还未进入旅游旺季吧。</p> <p class="ql-block">从丙中洛观景台俯视,怒江在这里也形成了一个U型湾,湾头就是桃花岛。由于时间和行程所限,未能前去一探。</p> <p class="ql-block">次日行程是游历独龙江,拜访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之一的独龙族。去独龙江的道路狭窄险峻,有流量控制。因此,我们为赶在公路封闭前进入,早晨不到7时就出发前往。</p> <p class="ql-block">车辆行进在盘旋而上的独龙江公路上,随时可见路面依山崖侧的一处处小型塌方,车辆须不断避让才能前行。突然前方出现状况,车辆停了下来。走上前观看,倒树、巨石横亘路上。正在着急之际,应急抢救队伍驱车赶到,一名司机跳上铲车,三下五除二清除了路障,道路恢复通行。大家自发为他们鼓掌致谢!</p> <p class="ql-block">贡山一独龙江公路总长近80公里,却有794个弯道,一路向上盘旋至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穿越6680米长的隧道后开始下行,道路之险峻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独龙江隧道海拔3100多米,在这里停留难免有点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在山巅的迪摩帕观景台停下,近赏怪树,远观雪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普卡旺,这里是独龙族聚居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湍急的独龙江从村边流过,这里犹如世外桃源,宁静而秀美。</p> <p class="ql-block">水下岩石有一处褐色花纹,极像一条龙。</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独龙江水宛若碧玉翡翠。</p> <p class="ql-block">来到普卡旺还有一个念想,希望能偶遇纹面女。可惜村子里少见人影。</p> <p class="ql-block">从普卡旺离开,前往龙元村继续寻找纹面女。</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一名独龙族男孩引领下,我们见到了这个村目前仅存的一位85岁纹面女。</p> <p class="ql-block">纹面是独龙族女子传统习俗,即将成年的十几岁女孩都要由有经验的女纹面师对其纹面,目的是祛邪避祸。直到1967年这种习俗才彻底废除。</p> <p class="ql-block">远望龙元村,整齐的房舍全都由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造。前面的普卡旺村也是同样。</p> <p class="ql-block">离开独龙江,赶往怒江州贡山县。县城建在怒江峡谷西侧,房屋沿较陡的山坡建造,仅有的二三条街道平行布局,人们可通过石阶小道抄近路上行。我们入住的维也纳酒店在较高的坡顶上。晚饭后我们沿街道盘旋而下,来到江边的明珠广场,感受当地百姓生活的烟火气。然后缘上山石阶道攀登,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竭之际,抬头看,维也纳酒店就在眼前,真是喜出望外。</p> <p class="ql-block">20日早上,一行从贡山县顺怒江下行,前往怒江州府泸水(六库),路过怒江秘境湾稍作停留。</p> <p class="ql-block">沿途体验了怒江遛索,遛索是当地百姓早前过江的唯一办法。随着社会发展,怒江上建起了大量的混凝土公路桥和无以计数的悬索桥,遛索已转化成旅游体验项目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一行来到登埂温泉,这里的露天澡塘紧挨怒江,免费开放,游客三三两两在这里泡脚。温泉水温适宜,泡脚很是舒服解乏。据介绍,澡塘会是这里傈僳族人的习俗,每逢春节前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这里,同浴身心、祈福来年。</p> <p class="ql-block">免费享受天然温泉泡脚,岂不乐哉!</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入住泸水云之上酒店,明天将回到大理,环游洱海。美篇《探秘丙中洛》到此结束,谢谢观看!此篇部分集体合照由大山、海山提供,谨表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