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抄本小说的记忆

史宏远

<p class="ql-block">  手抄本小说按我的理解,是没有经相关部门审查、批准、用传统的手写方式在一个时期,在特定的群体与环境中流行的非正式文学作品与刊物。手抄本小说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初期的人来说还许脑核中有点模糊印象。对本世以后出生的人来说确是一个传说或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初期出生地人。1970年秋季入学,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期在上中学时社会上流分行一些手抄本小说。如《一只绣花鞋》、《叶飞三下江南》等手抄本小说,改革开放后有部分小说得以国家批准印刷发行。</p> <p class="ql-block">  那时课外阅读书籍很少,在同学中传阅的手抄本小说也很有限。市场上即是有买,象我们那样的家庭也无钱购买。在那个时候我很荣幸,我手里至今尚保存着二本手抄本小说。然而因传阅次数多,年代久远品像较差,甚至没有书名,作者或笔名更不用说了……</p> <p class="ql-block">  本世纪之初,我曾想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将上述情况公开,并向同学们道歉,借此想寻求找了原书的主人,以及向在校期间没能借到书的同学表示欠意。但因当时工作的缘故没能作到,书目前尚在我的手上。我有时在想这可能也是天意,让我更深地记住那段历史,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人生如梦。转眼我已过了华甲之年,但愿那段历史不要重演。故应珍惜眼下的时光,响应国家号召全心全意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当中,只有每个人都树立民族自信心,提高全民整体素养,并创造出更加辉煌烂灿的文学作品,并得到世界的认可,才能更好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