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崔府君庙

路随心动

<p class="ql-block">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北街村中,是为祀奉长子、滏阳县令崔珏而修建的,始建于唐代,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修,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共有殿宇50余间,全系砖木结构。崔府君庙前有3米许的石砌高台,高台上建一平台,平台两侧石阶而上,两边石阶对称,东西两侧的台阶相差一阶,形制独特。中轴线上有山门、舞楼、献亭、正殿。崔府君庙是中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庙内不同时期建筑的结构、雕刻、琉璃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体现不同时期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山门年代最远,系金代建筑。山门分上下两层,平面形制为长方形。该门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为两层楼阁式建筑,整个山门建立在一个石砌的基座上,正中明间的二分之一处依柱装宋代青石门框,两侧各有掖门一道,门框上线刻花纹。下层四周围以砖砌厚墙,上层支出平座勾栏,平座下施双抄五铺作斗拱。梁架现整简洁,结构已具元代爬梁的雏形。屋顶斗拱为单抄单下昂,第一挑偷心造,昂为批竹形真昂,耍头成昂形。梁架通用二柱,六椽伏贯通,四椽伏直接迭压其上,四椽伏上置蜀柱平梁,平梁正中设株儒柱承脊樽,整个建筑结构做法简洁、设计大胆、交接稳固。屋顶为重檐歇山式,盖简板布瓦,脊饰琉璃为明代补制。山门高居庙宇正中,且筑于高台之上,砖台突起,两侧石阶对称而上,形制独特。 </p><p class="ql-block">山门楼石质门框,石质细腻,雕刻线条流畅,其上线刻吉祥图案,线刻手法精致,门框左右两下角浮雕石狮,形制古朴,形象生动,属金代石雕艺术的上乘作品。屋面琉璃构件质地细腻、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多数琉璃构件所幸保存尚好,正脊脊刹背面题有“万历三十六年八月初五日”题记,为山西明代琉璃的上乘作品。</p> <p class="ql-block">▲ 山门</p> <p class="ql-block">▲ 金代石狮</p> <p class="ql-block">府君殿为正殿,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布瓦顶,脊饰为琉璃制,柱头斗拱五踩双昂出斜拱,无补间斗供,梁架为七架梁通达前后用两柱,明次间施六抹格扇门四扇。殿前为悬山卷棚式拜亭一座,檐下斗拱五踩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对前双步梁,通檐用三柱。前檐出廊,廊下有六根石质方形抹楞柱,柱下的石础很高很大,上面雕刻着卷草、如意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 正殿</p> <p class="ql-block">▲ 飞檐翘角</p> <p class="ql-block">▲ 梁架</p> <p class="ql-block">▲ 柱下的石础上面雕刻着卷草、如意等图案</p> <p class="ql-block">舞楼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的木结构建筑,重檐翘角,形式典雅。台基为正方形,南面靠墙,四角有粗大高耸的红漆木擎顶。舞楼最漂亮的地方是戏台顶部,没有一根大梁椽木,天井构栏交椎不用一铁一钉。其细木交连,层层向上,构成穹顶,为八卦藻井。</p> <p class="ql-block">▲ 舞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