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雪白雪红62116020

<p class="ql-block">  范石生和曾泽生都是原来的滇军将领,两个人都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范石生(1887—1939),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小街镇人。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攻打广州,情况危急之中范石生率滇军保卫广州,与孙中山并肩血战击退叛军。孙中山亲自题写“功在国家”四个大字和军刀一柄相赠,以表彰他的功绩。大本营授予他陆军上将。</p><p class="ql-block"> 范石生少年学医,青年弃笔从戎,驰骋沙场,战功卓著,晚年又以行医为业,不问政事。1939年3月在出诊途中被人行刺于昆明街头,终年52岁。</p> <p class="ql-block">  曾泽生以善于打防御战而闻名,在环境最严酷,战斗最紧张的日日夜夜,他处处尊重军党委领导,在党委的坚强集体领导下,主动与军政委徐文烈及副军长蔡正国等领导商定战斗方案和策略,而他又能谨慎、果断地指挥作战。纵观曾泽生将军的一生,就他前期而言他是一个富于爱国心,有正义感,能洁身自好的军事将领。国难当头,他主动请缨出滇抗战,率部同日寇浴血奋战,取得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 他虽追随蒋介石打过内战,但他最终高举起义大旗反对蒋介石的内战,起义后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创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作为一个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爱国爱民的将军是无愧的。</p> <p class="ql-block">  朱德元帅有一次回忆起范石生语气沉痛,感慨万分地说:“我这一辈子遇到最慷慨无私的援助,就是范石生这一次。否则,很难说能剩下几个人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p><p class="ql-block"> 老总说的就是南昌起义后,部队行将溃散,幸得范石生鼎力支持:给枪给粮给子弹——甚至还派基层军官收拾、合拢散兵队伍,使这批队伍重新登上井冈山,光耀革命的大旗!</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第50军负责围攻掩护美军撤退的英军第29旅。该旅是英军中公认的佼佼者,曾参加诺曼底登陆,是名将蒙哥马利麾下的王牌部队。战斗中,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生死,提着爆破筒、扛着炸药包,与英军坦克展开一场意志与钢铁的殊死较量。其间,班长李士禄甚至扛着炸药包只身闯入敌坦克群,一人炸毁3辆坦克。最终,英军遭到重创,其第29旅皇家坦克营成为迄今为止被志愿军歼灭的最大建制的坦克部队,而且是被只有轻武器和炸药包的步兵消灭——战果报到志愿军总部连彭德怀也不敢相信,反复要求核查!</p><p class="ql-block"> 第50军也一战成名,成为志愿军里响当当的一支队伍。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志愿军第50军的前身是国民党军第60军,属滇军序列——军长就是曾泽生。改编后的50军仍然由曾泽生任军长,只是战斗力超强今非昔比!</p><p class="ql-block"> 后来毛主席说:……在旧军队60军是‘’60熊‘’,在人民军队50军是‘’50凶‘’!评价很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