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市第八中学五年一班的美篇

密山市第八中学五年一班

<p class="ql-block"> 童心妙语 传承经典</p><p class="ql-block"> ——五(一)班创意课本剧《自相矛盾》精彩绽放</p><p class="ql-block">【当古文“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今日的五(一)班教室,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楚市街头。在学习了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后,孩子们仅用10分钟时间,将这篇充满思辨智慧的文言文“变身”为妙趣横生的课本剧,用童真的演绎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生命力。</p><p class="ql-block">【第一幕:十分钟的创意风暴】</p><p class="ql-block"> “角色组速来集合!”“台词要加上动作才有气势!”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教室瞬间化为创意工坊。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争分夺秒分配角色、设计台词、构思动作:有的手持自制“矛”与“盾”道具,模拟楚人夸张叫卖;有的化身围观群众,叉腰质疑、拍手起哄;更有“小导演”指挥走位,让“矛盾交锋”更具戏剧张力。短短十分钟,古文中的抽象逻辑在孩子们的肢体语言与即兴对话中悄然具象化。</p><p class="ql-block">【第二幕:舞台上的思维碰撞】</p><p class="ql-block"> 当“楚人”高举“盾牌”,高呼“这是天下最坚硬的盾”时,台下观众忍俊不禁;而“围观少年”一句“若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呢?”掷地有声,瞬间点燃全场思辨火花。孩子们不仅还原了古文情节,更创新加入现代元素:孩子们有趣地喊卖声为表演增添喜感,有人用夸张表情凸显人物性格,让楚人反思“诚信经营”的重要性。稚嫩的表演中,藏着对“自相矛盾”的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童言童语:小演员的智慧感悟】</p><p class="ql-block"> “演完才知道,说话做事不能夸大其词!”“我们组讨论时发现,生活中很多广告也像这个故事!”“古文原来这么好玩!我还想演更多成语故事!”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展开议论……</p><p class="ql-block">【教师手记:让语文课“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十分钟编排课本剧,看似是游戏,实则是思维的深度碰撞。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不仅内化了文言词汇,更在合作中锻炼表达力、创造力,亲身体验‘逻辑矛盾’的荒诞性。这正是新课标倡导的‘情境化学习’——让语文从纸面走向生活,让经典智慧在笑声中扎根。</p><p class="ql-block">【传承与创新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一节课,十分钟,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五(一)班的孩子们用童趣演绎证明:文言文并非艰涩的“老古董”,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演绎的文化瑰宝。当“自相矛盾”的故事在童声中焕发新彩,我们看见的不仅是语文课堂的无限可能,更是一颗颗热爱传统文化、勇于思辨创新的种子,正悄然发芽。</p> <p class="ql-block">化垃圾夹为矛</p> <p class="ql-block">卖矛和盾的小摊位</p> <p class="ql-block">演绎课本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