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49期共读又结束了,每天早上1个小时的连线共读,连续21天完成一本书的学习,大家一起读书,一起交流,相互陪伴着成长,而且每一期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从每个人身上又会学到不同的闪光点,我们是在读书,又不单单是在读书而已。</p><p class="ql-block">这一期遇到的组长默姐,我就从她身上看到了很多我没有的特质,身为组长的她,每天都很积极承担,有条不紊,分工有续,谦虚有礼,还博学多才。更让我感到惊叹的是,身为大学老师的她,从未停止过学习,除了早上跟我们一起读书外,还会去参加很多线下的学习活动,只为了在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看见孩子,关注孩子,教育好孩子,如果每个老师都能有这样一份心,那么作为她的学生该有多幸福呀!</p><p class="ql-block">我能有幸跟这样的一位书友一起学习,被她称为一句“荣荣老师”,我都感觉自己的价值感提升了,因为我身上也有她没有的地方。大家彼此陪伴,彼此鼓励,彼此滋养,共同学习成长,这不是比一个独自读书,单纯的学习知识更有意思嘛!而且一个组里还有其他书友,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独属自己的优秀之处,此处不一一叙述了!</p><p class="ql-block">再回到《父母的觉醒》这本书中的内容上来。学习完一本书,关上书本,我们脑海里还留下什么?</p><p class="ql-block">首先肯定是“觉醒”二字,它提示着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为父母,我们不要无知无觉,要做一个有觉察的父母,要做一个觉醒的父母,觉醒的父母应该是能从生活中发生的点滴事物中,发现自己或孩子是否活在放下,是否正生活幸福,是否在按着孩子本身拥有的成长轨迹去自我成长,我们自己是否没有焦虑,没有恐惧,没有负担的幸福地享受当下生活中的美好?</p><p class="ql-block">书中从很多个点去点醒我们如何去做觉醒的父母,比如:看见真实的自我,放下自负感,给孩子自由,允许孩子说不,接纳孩子的平凡,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跟孩子做好紧密链接,处好关系,面对孩子犯错时,能够看到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并加以引导,接纳自己的有限,常常对自己提问,等等。</p><p class="ql-block">这每一条都值得我们好好践行,因为知识只有能行出来,才是自己的能力,否则它都还是别人的理论。书是读完了,但是成长才刚刚开始,我们都不是完人,生活中都有自己要修的地方,至少我们知道了,要时刻保持觉醒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保持一种接纳并有所觉察,看见他背后的资源,并能加以利用,助力我们成长为更加美好的自己,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