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行徒步穿越

冰岛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脉,巍巍八百里,自北向南贯穿于中国大地的腹心,它与其他山脉相互交错,成为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被誉为“天下之脊”。</p> <p class="ql-block">  人们习惯把太行山分为三段,河北段为北太行,是指石家庄向北直至北京附近;河南段为南太行,在河南安阳、焦作、新乡等地;山西段为西太行,指的阳泉、长治、壶关和晋城之间。</p> <p class="ql-block">  北太行粗犷如铁,南太行奇绝若仙,西太行雄奇险秀。</p> <p class="ql-block">  西太行是一条依然原始的徒步穿越线路,途径猫路、天生桥、鹅屋、万佛寺、英姑峡等经典目的地,保留着古朴而悠久的历史印迹,它的山形险峻独特,散发着隐秘而诱人的风光魅力,鬼斧神工丝毫不输张家界,而且不收门票,完全是免费的。</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心底都蛰伏着一份执念,说走就走的冲动,背起行囊,踏入西太行无尽的山峦,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p> <p class="ql-block">  西太行徒步穿越线路</p> <p class="ql-block">  一路乘坐火车、汽车,到达山西省长治市的壶关县。上海的茂盛、广东的芬芬、陕西的白阳、河南的6c、毛毛和无名,还有内蒙古的冰岛(本人),户外徒步集结的7人,在山西壶关的太行山大峡谷深处——猫路徒步起点,开启了西太行徒步之旅。</p> <p class="ql-block">  芳菲四月,满城春意,梨花、桃花、杏花、连翘等等怒放枝头,摇曳生姿,煞是美妙。</p> <p class="ql-block">  村头的千年老槐树石牌</p> <p class="ql-block">  徒步前的热身活动有模有样,当天的爬升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猫路,又名猫嵝天梯,也叫杨六郎栈道,位于壶关县鹅屋乡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三面都是万丈绝壁,是连接壶关县桥上乡与鹅屋乡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条羊肠小道。</p> <p class="ql-block">  猫路约有10公里长,最窄处仅20厘米,可谓“挂”在太行山大峡谷的峭壁上,它也代表了太行山小道的特点——隐于峡谷悬崖之中,十分的隐蔽。</p> <p class="ql-block">  “将军剑落,野猫指路”。传说当年杨六郎率领宋军,兵败壶关,被辽军围困于上党之巅—鹅屋顶上,悬崖绝壁之上,下有各路围兵,雾气缭绕,深不见底,无路可走,绝望之际,杨六郎抽出宝剑,仰天长叹,然后手起剑落,砍在一块石头上,当啷啷一声巨响过后,荒草丛中猛然跳起一只野猫,直向山下跑去,杨六郎灵机一动,紧命属将沿着猫跑的地方下去探路,原来峭壁间有一险径,很快宋军沿着这条小路全部撤出了险地。为作纪念,杨六郎将此小路命名为“猫路”。</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猫路,在1979年、1986年经过两次修整,终于修成了可以挑担子行走的台阶路,艰险程度不复过去,但路面非常狭窄,最窄处只有 0.2 米,部分路段坡度超70°,一侧绝壁一侧悬崖,惊险依然。</p> <p class="ql-block">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如今“猫路”已经卸下了其历史重任,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隐退,重归自然。如此,却反倒成为户外驴友的又一胜地。</p> <p class="ql-block">  当阳光刺穿太行大峡谷,猫路的青石板正泛着青铜器般的冷光,石阶窄且滑,像被包了浆,隐于峡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  山桃花与漫山遍野的连翘相应成辉,点缀在错落有致的峡谷之间。</p> <p class="ql-block">  沿途有很多这样的指路条</p> <p class="ql-block">  此行徒步7人,有2人自带无人机,太行山的险峻在无人机的成像中更加的壮观巍峨。</p> <p class="ql-block">  手脚并用上陡坡</p> <p class="ql-block">  顺弯弯绕绕隐藏在峭壁间的石梯小道攀爬约三小时,便到了断层形成的天然观景台——云门豁口。</p> <p class="ql-block">  断裂带将山体劈作两半,左侧奥陶纪灰岩层理如千层酥,右侧却裸露出三趾马化石的锈红色砂岩,一道断层线割裂了亿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站在云门豁口,俯瞰太行大峡谷,雄奇险峻的自然奇观,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  远看山的对面,形似门洞的天生桥,阳光斜照的倒影与拱桥形成完整的椭圆,横跨两座山峰,相当震撼。</p> <p class="ql-block">  在大山内,在普照下,在吹拂中,感受自然的滋养。</p> <p class="ql-block">  穿越海拔1300米的松林群</p> <p class="ql-block">  过了松林群,再走几百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捌弯就到了鹅屋村,进村的原始猫路也就完成了使命。</span></p> <p class="ql-block">  鹅屋村,海拔1460米,地处太行山大峡谷的悬崖绝壁之上,周围环境险峻,交通相对闭塞,凸显了其高海拔的特点。据说,古时候有一只金鹅飞到这里筑巢,因此得名鹅屋。</p> <p class="ql-block">  挂满各路户外旗帜的郭氏农庄民宿</p> <p class="ql-block">  郭氏农庄短暂休息吃饭后,前往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  张家界有个“天门山”,太行山有座“天生桥”。天生桥位于鹅屋村东北约2公里的英山山崖上,海拔1600米,桥宽2-5米,厚度约10米,跨度约50米,高约200米,号称北方最大的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  天生桥造型优美,飞跨于南北两座危崖之间,呈天然石拱桥状,其形状、构造与古今中外人造砖石拱桥有异曲同工之妙,乃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世间奇观。</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望之仿佛天旋地转,山倒桥移一般,两侧深不见底的深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恐高的人千万不要向下看哈。</p> <p class="ql-block">  天生桥的形成可追溯到亿万年前,广泛分布的石灰岩溶洞,在地壳的运动中,经过不断的冲刷侵蚀,溶洞的周边都坍塌了,只有天花顶的一部分保留了下来,成为今天的奇观,也被称之神仙失手打翻的拱门。</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站在桥顶犹如飞升彩虹之上,两侧深不见底,刺激之至。走在桥上,完全不知自己已踏在北方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桥上,深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p> <p class="ql-block">  小心翼翼地通过桥面到对面的山,然后右侧下去到半腰,这是观桥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  左侧是一面山壁,与桥洞隔几十米的距离,底部有些没完全融化的冰;右侧就是整座桥,像一道巨大的山门,透过山门,能看到从猫道爬上来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  从天生桥到万佛寺大约徒步6公里,这一路除了奇秀的自然风光外,还会路过几个恬静的山村。</p> <p class="ql-block">  虽地处峡谷,小山村却很有情调,透着惬意慵懒,站在村子的高处,还可以望见山腰上层层叠叠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  通往万佛寺的小道,下坡路为主,部分路段窄而陡,要格外小心。</p> <p class="ql-block">  耳畔传来悠扬的佛音,仿佛能洗涤心灵的尘埃。此刻,污浊与烦恼似乎都被一扫而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在心中涌动,胸襟变得豁达,视野仿佛被开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万佛寺必须从这里下行,</span>此景是专门为拍照打卡准备的吗?这悬崖边上打卡也是需要胆量的。</p> <p class="ql-block">  万佛寺,海拔1400米,建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山顶上,元末明初始建,现存清代碑刻,是一个无人住持的小庙。远远望去,四周悬崖,就像飘在空中一般,像一座海市蜃楼,颇有一种仙风道骨、超脱世俗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万佛寺原庙建在现在寺庙前的山边悬崖下,人们在巨大的山壁上凿出大量的佛造像,故称“万佛寺”,后来寺庙因兵火而毁,石壁上的佛像也因长期风化,仅存残迹,能看清的只有一个石窟里的两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万佛寺分为上下两层,进到最上层,还需要钻过一道窄窄的石缝,庙中供奉的神佛有佛陀、观音、财神、药王等等,工艺有雕刻的、石膏的、手工泥捏的,底层寺庙前方还有一个小戏台。</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万佛寺,沿着盘山公路(土路)前往瑛姑峡。</p> <p class="ql-block">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呼吸着暗香浮动的清新空气,观赏那满山翠绿的花草树木,聆听这大山深处大自然的宛转吟唱,也是一种无上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沿途唯一的瑛姑峡小卖部,一排简陋的板房,货源不是很丰富,但也足以让我们补充体能了。</p> <p class="ql-block">  休息片刻,沿小卖部尽头石阶左捌,下行至山间小道, 这里的植被低矮稀疏,有些荒凉沧桑感,裸露在外的岩石互相独立或连片,成为独特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喀斯特地貌的大峡谷渐渐显现,一路景致连连。</p> <p class="ql-block">  瑛姑峡,太行深山中,是一处不输于张家界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峡谷,峡谷壁立千丈,斧劈刀削,奇峰耸立,一个个山峰像是雨后春笋一样,遗世而独立。北方山脉的雄浑壮阔,与南方山川的隽秀灵动,在此完美的交融在一起,被《中国国家地理》认证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因未被开发,这里鲜为人知,也保留了最原始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  美如其名,这里也流传着一则同样美丽的故事。传说战国时期南掌村的瑛姑丈夫参加围魏救赵战役战死疆场,瑛姑思夫心切每日守望,最终石化成柱,静静地守候于此,当地人为纪念之,称此谷为“瑛姑峡”,对面的山峰则为“望夫峰”。后人在望夫峰左侧山体上刻有《望夫吟》以纪念之:“终日望夫不见夫,朝朝暮暮相思苦,一站就是几千年,目断关山云无路。”</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瑛姑石,秀气、灵巧、刚毅。</p> <p class="ql-block">  尽赏嶙峋石柱,奇峰耸立的群山。</p> <p class="ql-block">  夹在危岩耸壁之间曲折蜿蜒的1314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  瑛姑峡有些张家界的味道,层峦叠嶂,奇峰耸立,往下望时,70°左右的天梯令人目眩,对面的孤峰玉树临风,背后的山脊摇摇欲坠,充满了野性的美,无不感受大自然之神奇。</p> <p class="ql-block">  太行峡谷,美是真的很美,险也是真的险,但也阻止不了打卡拍照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一段废弃的猫路,一个通往仙境的天然拱桥,一座漂浮在云端的神殿,一个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峡谷,照片不足以体现太行山的壮美与雄浑,更不能体现人与自然的伟大与渺小,还是要自己去走一走,高山峡谷,村落人文,自己体会。</p> <p class="ql-block">  这一路,素不相识的同道驴友一起走过,与其说我们在看风景,不如说我们之间互为风景,爬过的山,赏过的花,肆意的开怀大笑,都是彼此给予的礼物,巍巍八百里太行,还有许多没有看过的风景,都会成为我们下一个出行的理由,珍视每一次的旅程和这么好的自己,挥霍可以把握的每一个当下,山里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