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文脉新时代入选出书作品及获奖作品

李明元(日月)

<p class="ql-block">出书作品古风3篇</p> <p class="ql-block">1.《古风・步石涛》:《带月荷锄归》所作,月挂天边照归途,荷锄农夫步轻舒。田间劳作一日尽,心随清风入梦初。</p> <p class="ql-block">2.古风・《国庆登白塔山》:国庆登高望远山,白塔巍巍入云端。古道斜阳今又是,人间盛世乐无边。</p> <p class="ql-block">3.古风・观李一夫《洞帘幽林听泉声》之所想:翠峦深处隐清幽,洞帘轻垂听泉流。林间风过叶婆娑,一弯桃溪映碧羞。山静日长人不觉,鸟鸣花落上心头。画中景致心向往,悠然忘却世间愁。</p> <p class="ql-block">散文2篇</p> <p class="ql-block">1《香山红叶赞》:香山红叶,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绝妙景色,它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秋日里最动人的诗篇。每逢深秋,香山的红叶如同火焰一般,燃烧着整个山林,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漫步在香山的林间小道,你会被那漫山遍野的红叶所震撼。它们或如晚霞般绚烂,或如鲜血般炽烈,或如玛瑙般温润,每一片红叶都有着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被打翻在这片山林之中。红叶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色彩,更在于它的生命力。在秋风的吹拂下,它们翩翩起舞,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深沉。</p> <p class="ql-block">2《母亲的峨眉之旅:心灵的慰藉与重生》:在父亲逝世后,母亲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日渐消瘦。我心急如焚,决定请假陪伴在她身边,希望能够给予她一些安慰。我提议陪母亲去峨眉山旅游,希望她能够暂时放下心中的重担。在家人的同意下,我带着母亲乘火车来到了峨眉山下。我们首先参观了报国寺,那里香火旺盛,人潮涌动。母亲也点燃了一炷香,默默地祈祷着。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在报国寺附近,我们找到了一家小酒店住下。清晨,我们乘坐汽车到达索道前,然后乘坐着索道向山上进发。母亲被山上的美景深深吸引,心情变得更加舒畅。</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清音阁的路上,我们遇到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着。他们的恒心和耐心深深触动了母亲,她回头对我说:“只要心诚,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参观清音阁时,母亲坐在亭子里,欣赏着两边的风景,聆听着流水的声音,整个人都陶醉其中。在前往万年寺的路上,尽管母亲已经快八十高龄,但她坚持不要搀扶,一直走在前面。看着她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了父亲,他曾教会我们爬山。母亲说,父亲就是一座山。她感慨地说:“是啊,我一生的山,我也变成了一座大山。”由于万年寺已经住满,我们参观后在附近农家住了一晚。母亲虽然有些挂念家里,但最终我们没有登上金顶,只见到了一只猴子,便下山了。这次旅行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恢复了。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因为我知道,这次旅行不仅是对母亲心灵的一次慰藉,也是她重新找回生活勇气的一次重生。</p> <p class="ql-block">诗获银奖</p> <p class="ql-block">李明元(四川)诗歌5首</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李明元,男,汉族,笔名日月,1950年12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后曾在富顺参与四清工作,下乡六年;1983年毕业于西师中文系,后在重庆铁中担任高中教员;198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新闻系;2009年完成了省委党校法律系的学习。中国首届策划师,曾任宜宾日报社记者、编辑、责任编辑及主任科员,现已退休。中山诗书画院宜宾市二胡协会会员,成都徐悲鸿张大千研究会会员,金江画院会员。任宜宾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期间,主编了《风情宜宾》。已发表了上千篇文章,设计的广告作品在全国获奖。个人著作《我的人生轨迹》获得了准印证(宜文广新出〔2012〕082号),亲自负责主编、校对、摄影、版面设计及插图。多次参加大型书画展览,2020年在全国书画比赛中荣获卓越奖。</p> <p class="ql-block">1.晚秋的情怀・《读李东山《晚秋》有感》:晚秋的风,轻轻拂过心田,落叶纷飞,似思绪翩翩。李东山的《晚秋》,诗意绵绵,笔下的秋色,染上了淡淡的忧伤。黄昏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斑驳陆离,如梦似幻。我在诗行间寻觅,那份静谧与安详。晚秋的情怀,如此深沉而又悠长。</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秋风为弦,弹奏着季节的更迭,生命的轮回。在这首诗中,我仿佛听见了时间深处,那悠扬的旋律,低吟浅唱。晚秋,不只是一片落叶的凋零,它是一种沉淀,一种升华。在这首诗里,我读懂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在于感悟。李东山的《晚秋》,如同一幅水墨画,简单而深邃,宁静而悠远。在这首诗中,我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归依。晚秋,是一首无言的诗,是一曲悠扬的歌,是一段深沉的情怀,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在这首诗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岁月的沉淀,以及那份对晚秋深深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2.《在二胡旋律中,让孩子的梦想飞扬》:在宜宾市二胡学会的引领下,大运村实验学校,静谧而充满希望。新一期二胡班,悄然开学,孩子们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悄然无声。二胡的琴弦,轻轻拨动,如同春风拂过心田,细腻而温暖。每一个音符,都是希望的使者,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中国的艺术。这颗种子,将深深扎根在知识的土壤,文化的滋润下,慢慢发芽,生长,直至开花。孩子们的笑脸,如花朵般绽放,在音乐的世界,自由翱翔。二胡的声音,悠扬而深远,它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民族的情怀。在孩子们心中,这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幼小的种子,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在艺术的海洋,绽放出最美的光彩。宜宾的孩子们,你们是未来的希望,在二胡的旋律中,让梦想飞扬。</p> <p class="ql-block">“天坛文物私语・见好友大飞摄影天坛文物”:在时光的殿堂,天坛静默,文物轻语,诉说千年的歌。青铜与瓷,丝与墨,历史深处,轻轻触摸。每一道刻痕,每一抹釉色,是岁月的诗,是时光的河。它们静默,却胜过千言万语。在无言中,讲述着往昔。我站在这里,心潮澎湃,感受着历史的重量,文化的海。它们不只是过去的遗物,它们是活的,是我们的血脉。天坛啊,你是时间的守护者。在这里,我听见了历史的呼吸,感受到了文化的脉搏。在这一刻,我与千年相遇。</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5周年》:在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七十五载春秋,风雨同舟。一个巨人的步伐,稳健而坚定,那是亿万人民的梦想共同铸就的辉煌。黄河之水天上来,永往直前,奔腾不息。长江滚滚向东流,诉说着不屈的传奇。长城蜿蜒,如巨龙盘踞,守护着世代的安宁。故宫巍峨,见证历史的沧桑与荣光。从东方红到神舟飞天,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每一步都充满艰辛,每一次跨越都凝聚着民族的力量。今日,我们在此欢聚一堂,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个光辉的日子,更是为了铭记那些奋斗的岁月,为了传承那份不灭的精神。让我们举杯,为了这个伟大的国家,为了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你和我,为了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干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