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申培良</p> <p class="ql-block">57.千锤百炼</p><p class="ql-block"> 前面摘编过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考虑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寻求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写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晋东南地委书记遇害,写到西安的大舅、远在福建的姑夫、以及矿山的父亲及家乡的二舅无一例外地被夺权,靠边站,成为“走资派”。回过头来简要侧重写一下岳父及其等等在“文革”之初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翻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1966 年初,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随后,全国掀起学习焦裕禄的热潮。河北邢台地区相继发生里氏 6.8 级和 7.2 级强烈地震。据不完全统计,受灾面积达10 余万平方公里,死亡 8064 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灾区人民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河南林县红旗渠竣工通水典礼举行,总干渠和干渠全长 171.5 公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通过由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p><p class="ql-block"> 8 月 1 日至 12 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10 月,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p><p class="ql-block">-339-</p><p class="ql-block"> 担任河南省武陟县委书记的妻父,同样也被打成“走资派”,被隔离审查和批斗。</p><p class="ql-block"> 据妻姐回忆“:文革”初期,在武陟担任县委第一书记的父亲,先是被关了“牛棚”,我天天去送饭;之后,戴高帽游街,大字报贴到家门口;挨批斗期间,几个月找不见,后来才知道是部下为了保护他,让他住在了人民银行。</p><p class="ql-block"> 只见学生们走上街头 ,横扫‘四旧’,文化大革命开始触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学校的斗批改,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斗批改;按照毛主席教导:要用文斗,不用武斗,不要动手打人,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斗争才能触其灵魂,等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相继得到了传达,文化大革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高潮。</p><p class="ql-block"> 应该是与出身贫寒有关,也没什么问题,岳父在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之后,又站了出来,被“三结合”,重新担任了县委书记和革委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因忙于“抓革命,促生产”,顾不上家事儿,大女儿在校寄宿,没给家里说就去参加串连,搞的岳父母误以为丢失和死亡,可因为全身心扑在工作上,顾及不到这件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十分重大的事情,以至每每提起此事,大女儿都耿耿于怀,说是从小到大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所幸不久又自己回到了学校。儿子和二女儿(即我的妻子)被送往农场,全县干部群众,上上下下都投入到了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岳父领导下的武陟县,即使“武斗”期间,也没有发生过打死人的现象。不久岳父又被调往安阳地委,全</p><p class="ql-block">-340-</p><p class="ql-block">家人也随之迁往。先后任革委会政工组副组长,工业局局长、领导小组召集人,地区公安局局长、核心组长,地委常委、组织部长等。职务上是有所变化,家庭成员却并没有因为他担任新的领导和职务上的变化而沾过任何光,相反比别人付出和作出的牺牲和奉献更多。</p><p class="ql-block"> 岳父担任县委书记和地委常委、组织部长后,岳母在涉及提职、提薪时统统让了出来,大女儿到工厂当了工人,儿子下乡插队当了农民。</p><p class="ql-block"> 只是在老家的妻祖母,也就是岳父的母亲不幸离世后,作为抗战时期村里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为了新中国,南下 20 多年,全身心扑在党和人民事业上的岳父和岳母,才第一次携家带口,乘火车倒长途汽车,冒着严寒,徒步赶回阔別多年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据我妻子回忆,正值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她被冻的四肢麻木乏力,一路上,摔了一跤又一跤,由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安葬祖母返回安阳后,自己就得了中耳炎。地区人民医院的医生给诊断、治疗,拿了药说:“不用出钱了。”可岳父就是不依,明确表示:</p><p class="ql-block"> “不行,不行!”坚持出了钱。</p><p class="ql-block"> 平时,对子女一直强调:“绝不能沾公家的便宜!只有这样,才能对的起党和人民,才能永立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 类同的话,真的和我父母说的一模一样。直到今天,我们都坚持洁身自好,毫不含糊地这样要求自己的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时代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点上,那是名符其实,无可挑剔和比拟的。岳父在先后负责政工、工业、公安、组织等工作期间,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各项工作都做出了新成绩。</p><p class="ql-block">-341-</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显示,1966 年到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安阳的农业生产在各种干扰中缓慢发展,到 1976 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 5.31 亿元,较66 年增长 70.7%,年均递增 5.3%;粮食、蔬菜总产量分别为 110.69 万吨、39.69 万吨,分别递增 4%、6.6%。</p><p class="ql-block"> 中国广播网 2011-05-16 10:06 有一篇《“历史上的今天”1966 年 5月 16 日 文化大革命开始》,其中第一二段是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 “中广网北京 5 月 16 日消息 今天是 5 月 16 日,1966 年 5 月 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通知的发出标志着全国范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p><p class="ql-block"> 1966 年 5 月 16 日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扩大会议上为什么要通过这个决定呢?并不像某些人讲的是个人恩怨问题,而是由于解放后党内对国家建设道路的不同认识出现了分歧,而且发展到极点,特别是60 年代初出现三年困难后,中央第一线的刘少奇、邓小平等人采取了一系列纠左措施,结果受到一些有极左思想的人攻击,毛泽东也认为采取这些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因此从 1962 年开始党中央领导人就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随后出现了 1964 年到 1965 年的四清运动,最后导致毛泽东决心发动文化大革命。他想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打碎过去的领导体制,重建一个他认为理想的、纯净的、革命化的国家体制。”</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引用以上的文字表述,是不想对“文革”作出任何主观的、不客观、不全面的判断和结论,因为,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时间能够说明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42-</p> <p class="ql-block"> 编写:申培良,山西省长治市人大十一、十二、十三届常委会组成人员,现任老干支部书记、市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山西省健康协会长治分会名誉会长等。从省城到乡下到地市,经历农工学干等,23岁从全市选拔出来的百名优秀青年干部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市委最年轻的组工干部,数十年从事组织、纪检和人大工作。擅长写作,发表各类文体作品甚多,著有《蓝色的跳跃》《襟怀》《热血丹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