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欺骗岛是一个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火山岛,南纬62°58′37″,西经60°39′00″。岛上一半以上的地方都被冰川覆盖。它是南极洲的活火山之一。大约一万年前,海底火山喷发,火山口塌陷,形成现在欺骗岛破火山口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1月29日早起,大船驶入欺骗岛,山口有一个狭窄的入口,宽度仅为230米,被称为海神的风箱。我们来到了外部甲板上,欣赏这一高难度的航行。 </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右侧有一巨大的石柱矗立于海水中,像一个门神守护着欺骗岛。</p> <p class="ql-block">通过海神风箱的航行对船只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增加航行危险的因素是位于通道中部水面之下有暗礁。1957年,一艘挪威捕鲸船就在此撞礁沉没了。</p> <p class="ql-block">宏迪斯号顺利通过“海神风箱”进入到了里面的福斯特港湾。</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们先乘冲锋艇在港湾内外巡游。</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海水清彻,雪山环绕,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冲锋艇穿过“海神风箱”来到了福斯特港湾外面。见到环绕港湾的山崖上有一个大缺口,导游告知这是火山岛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外航行可见几座石碑状的黑色山体矗立于海水之中,在其背后白色雪山的衬托下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之后返回港湾开始登岛。</p> <p class="ql-block">一上岛就看见有数个废弃的大罐矗立在岸边,旁边还有一些旧房子。这是上世纪初英国人建立的鲸脂加工厂,后来废弃了。如今整套的炼制鲸油的设备和厂房保留在原地。据说英国人曾经在此炼制了360万桶鲸油。</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欺骗岛曾经是南极人类活动最繁忙的地区之一。除早期探险和捕鲸、炼鲸鱼油外,英国、阿根廷、智利等国先后在岛上建立了考察站,智利站还有一个简易机场。但这些科考站,都在1969年的火山爆发中被毁掉了。</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的小木船是以前捕鲸人留下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一条小路向旁边的小山上爬去。</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南极毛皮海狮抬起身子似乎在向我们致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走到巡游时见到火山岛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俯瞰全岛。这是一个环形的小岛,其外形轮廓像个马蹄。中间充满了海水,通过东南部的缺口与大海相接。</p> <p class="ql-block">之后原路返回登陆点,开始参加船方组织的冰泳。</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敢于在这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区冰泳有几个有利条件,首先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天,室外温度在零上;今天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又没有风,体感温度比实际预报的高;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登陆点沙滩下有地热,在岸边摸海水是温的。虽然导游一再强调离岸两米以外的水巨凉,一定要量力而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地热挺明显,赤脚踩在沙滩上面还有些烫脚。刚踏入岸边的海水中感觉还挺舒服。继续前行,离岸超过两米水温快速下降,水没膝盖时冰凉刺骨,时间长了肯定受不了。快速进入到深处,游了几下就赶紧上来了。算是一次特殊的体验吧。</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宏迪斯号来到了南设得兰群岛的利文斯顿岛,我们乘冲锋艇沿着其南部海岸的汉娜角周围进行巡游。</p> <p class="ql-block">汉娜角是一个狭窄的半岛。岩石大面积裸露,看不到冰雪,山坡上有小片面积的绿色,应该是苔藓植物。这在南极地区少见,也许与地热有关吧。</p> <p class="ql-block">成群的象海豹懒洋洋地静卧于沙滩上。</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多种南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帽带企鹅、巴布亚企鹅、蓝眼鸬鹚、南极燕鸥、贼鸥、象海豹和毛皮海狮等。</p> <p class="ql-block">巴布亚企鹅正在喂食幼仔。</p> <p class="ql-block">离开岸边我们又去看鲸鱼。探险员告诉我们海面上方有成群海鸥的地方水面下肯定有鲸鱼。</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冲锋艇慢慢靠近一群黑背鸥。果然不一会就有一条巨大的鲸鱼从水下跃起。我们追逐着海鸥看了很长时间。之后返回大船。</p> <p class="ql-block">回大船后船方还组织了游客包饺子活动。会包的和不会包的都去了。许多老外也很感兴趣,跟着我们学着包。热热闹闹,其乐融融过大年。</p> <p class="ql-block">全体游客回到大船后(巡游是分批参加的),宏迪斯号开始离开南设德兰群岛返回乌斯怀亚。当晚进入德雷克海峡。下图是在驾驶室里,右侧的是船长。</p> <p class="ql-block">29日夜里感觉还可以。30日早起风浪明显变大,船方通知讲风浪最高5米。大船摇摆得厉害,人几乎站不稳。上午听讲座时感觉不舒服,好像晕船了。赶紧回到寝室,进门就吐了。此后大多数时间躺在床上,因为站着就恶心,躺着感觉舒服些。中午和晚上也没敢去餐厅。只是晚上勉强吃了点面包和水果。夜里风浪似乎更大。半夜去上厕所,刚到门口,大船一个侧摆,手没抓好,瞬间一个踉跄人就摔到了窗边沙发上。虽然手臂有点擦伤,其他地方无恙。31日早餐去餐厅吃了点东西又吐了。中午也没去餐厅。</p> <p class="ql-block">游客里有不少人吐了,有几个人比我吐得厉害。没事的人时常到观察休息室待着。这里空间大,感觉会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31日下午大船基本驶出了徳雷克海峡。船体明显平稳了许多。来到外甲板上,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感觉似乎完全好了。这次德雷克海峡的经历让人记忆深刻,终生难忘。也算是人生中的一次特别体验吧。</p> <p class="ql-block">此时船上广播通知合恩角快到了,人们纷纷走出船舱来到外甲板,去观看绕行合恩角,体验这“世界尽头”的壮丽景象。</p> <p class="ql-block">合恩角(Cape Horn)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属于智利,是合恩岛的一个海岬,地理坐标大约为南纬 55°59′,西经 67°16′。它标志着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也是麦哲伦海峡和比格尔海峡以南的重要航道。合恩角海域气候恶劣,常年受强风、大浪、暴风雪和浓雾影响,曾被称为“航海者的墓地”。也被称为“海上的珠穆朗玛”。对航海者来说,成功绕行合恩角是一项莫大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晚餐前在观察休息室,船长请全船人员喝鸡尾酒。之后我们到餐厅享用探险船上的最后一顿晚餐。</p> <p class="ql-block">此时大船已航行在比格尔海峡之上,日落余辉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2月1日早起宏迪斯号已经停泊于乌斯怀亚码头。我们难忘的南极之旅顺利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