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和图书馆共建文明

黑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让我想起了在部队时和阜新市图书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一段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是在1986年初,我在坦克五师高炮营四连任副连长,一天杨连长和陈指导员从营部开会回来后和我说“白教导员说了,今年我们营继续和市图书馆搞共建,四连的共建活动重点由你负责,过几天图书馆的团委书记来和你联系”,我立即答应了下来,表示努力把共建活动搞好。他们知道我在十六军部队就是副指导员,对政治工作并不陌生,所以也没有对共建活动目的程序等进行过多的解读和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几天后,市图书馆的团委书记主动来找我,这是一位比我稍大几岁的大姐,让我称呼她张姐,十分热情和干练。她带着我来到了市图书馆,是和我们营炮场相邻的一座四层楼房。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市级图书馆,馆内的藏书和杂志让我目不应暇,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馆内阅览室整洁安静,读书的人有一百多人,以年轻人居多。张姐详细向我介绍了图书馆的藏书、报刊杂志、人员情况和借阅规定等,告诉我图书馆全面向部队开放,可以办理图书借阅证和阅览报刊杂志,随时欢迎官兵们的到来。第一次相见,女书记张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回来后,我在全连大会上向战士们介绍了图书馆的借阅规定,告诉大家可以在节假日到图书馆读书,平时可以借书。我和排长肖志英、文书吴道典,还有十多名爱读书的战士都办了图书借阅证。</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一年里,我每个月都到图书馆浏览阅读杂志,《历史研究》《哲学研究》《解放军画报》《连环画报》《大众电影》是我喜欢阅读的杂志。每个月都要借几本书回来阅读,我借阅的书以历史、军史和哲学等方面的居多,因工作忙,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那时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我和女书记张姐的联系大部分是到对方单位见面商谈,除了我去图书馆外,张姐每个月都来高炮营各连征求意见,研究共建工作。女书记的工作态度和拥军热情深深感动着全营官兵,让图书馆领导和员工对子弟兵的一片深情得到了具体体现。</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国庆节前夕的一个星期天,我和排长肖志英带着一个班的战士,来到图书馆打扫卫生,用不到半天的时间,擦了阅览室窗户的玻璃和地面砖,受到了图书馆员工的热情欢迎和高度称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八十年代,社会正在进行着转型,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是密切军民关系的新途径,是军地双方的共同任务。我们和图书馆的共建活动越来越密切,第二年春天里,张姐和我谈了她自己的想法,想联系我们连和一个武警连队,在劳动节或国庆节时,搞一个军警民联欢会,我代表我们连队表示赞成和同意,并说好了要认真准备,出几个精彩的节目(我们连的演出节目曾在师机关直属队汇演中获奖)。遗憾的是,随后我就调到了坦克十八团工作,坦克十八团和市内的距离较远,交通又不方便,我个人和图书馆的共建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荏苒,我在高炮四连时和阜新市图书馆的军民共建活动至今有近40年的时间了,虽然共建的时间很短,可是留下的记忆是美好和难忘的。每当我想起这些片断,就由衷地感谢团委书记张姐的拥军热情,感谢图书馆员工对人民子弟兵的一片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文/黑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