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商女(下)

阿拉毛毛虫

<p class="ql-block">“商女不知亡国恨”中“商女”到底是什么人</p><p class="ql-block">嘻哈娱乐·</p><p class="ql-block">杜牧《泊秦淮》的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感叹陈后主因为骄奢淫逸而导致亡国的一段深刻的历史教训,借以讽刺当时晚唐的统治者。他也将商女一次写进了诗中,但是关于这个商女的意思却曾有过很多的解释,有的人认为商女就是商人之女,或者说商女就是商人妇,但是大部分人以为商女就是以卖艺为生的歌女。那这个商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商人妇这个词我们熟知是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了解到的,描绘的是商人妇(商人的妻子)年强的时候十分优秀“曲罢能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由此而知,里面的秋娘其实是歌女的意思。而商人妇却并非商女,古人甚至是当代人对于“妇”和“女”的意义的区分还是蛮大的,妇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妇女。何谓妇女呢,在许慎先生的说文解字里就说道:“妇,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会意字,从女从帚意思就是说帮人打扫的女性,就是已婚女性的意思,而“女”这个词则表示未曾出嫁的女性。而从《琵琶行》中可以看到这个商人妇并非商女,商女可以“隔江犹唱后庭花”而商人妇却不能跟随丈夫四处走,只能留着妻子在家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丈夫出去做生意,自己只能独守空房,商人虽然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地位比较低,但总归是衣食无忧的,不可能商人的女儿会去“唱歌”,因此,商女这个词并非是商人的妻女的意思。</p><p class="ql-block">那既然不是商人的妻女,那么商女就是歌女的意思了,从以往的诗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像“商女过江春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以及《琵琶行》中曾经当过秋娘的琵琶女,他们的行动轨迹也都在船上,唐代也把歌女叫做秋娘,所以商女=秋娘,这个商女的来历呢是来自于我国古代的五声音阶的名称“宫商角徵羽”中的“商”字,古人也善于将四季景象与这五声的音阶相配,他们以为商字有凄凉之意,而秋天则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所以商在很多时候也可以代指秋,所以商女也就是秋娘,就是古代的歌女。而杜牧这首诗的意思也就是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仍然唱着《玉树后庭花》,在南宋时期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借用了杜牧的这句诗“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p><p class="ql-block">“商女不知亡国恨”,为什么叫商女?</p><p class="ql-block">2019-10-10 22:11:03</p><p class="ql-block">藤树先生</p><p class="ql-block">杜牧《泊秦淮》中的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了晚唐统治者只知醉生梦死,却不知“商女”的这一曲《后庭花》其实是亡国之音。由于杜牧的这首七绝,表达的是对于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所以每次在赏析这首古诗时,人们理所应当的将“商女”当成了秦楼楚馆里卖唱的歌妓。既然是歌妓,杜牧为何不用歌女来代替,偏偏要写作“商女”。商女真的是歌女吗?为何在古诗中将她们称作商女呢?</p><p class="ql-block">虽然“商女”一词因为杜牧所写的这首千古名篇而闻名于世,但是“商女”并非首次在古诗中出现,这个古诗意象也并不只是代表“歌女”这一群体,关于“商女”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商人女眷,一种则是指歌女。首先来说说“商人女眷”这一说法的来由,中学背诵过的经典名篇《琵琶行》中有“老大嫁作商人妇”这句古诗,这句诗中的“商人妇”就是“商女”的最直接的证据。虽然此处并没有用“商女”一词,但是在其他的唐诗中,也总是会出现“商人妇”、“商人女”这样词。由此一来,杜牧诗中的“商女”,也有可能指的就是“商人女眷”。</p><p class="ql-block">当然,“商女”也有“歌女”这一层含义,中国古代的五音为“宫商角徵羽”,那么“商”自然也代指音乐,众多历史文献中,都用“商音”来表达秋日里的肃杀之气。如此来推论,“商女”的身份自然是“歌女”。更何况晚唐时期宫廷贵族非常流行“养妓之俗”,就连一些富贵人家也会圈养歌女。结合杜牧的所写的这一首古诗的诗意来看,“歌女”的解释更加贴近“商女”一词。</p><p class="ql-block">不过,“商女”在古诗中的含义究竟如何,其实还要根据古诗自身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作出判断。比如白居易所做的《琵琶行》中,“商人妇”既有琵琶歌女之意,也有商人女眷之意。结合全诗来看,诗人笔下所描写的这位女子,本是在京城里长大的一位歌女,后来嫁给了一位商人,这才成了“商人妇”。所以,白居易诗中的琵琶女,既是指歌女,又是指商人妇,作者通过这两种形象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哀怨心情。</p><p class="ql-block">而杜牧所作的《泊秦淮》,细细读来会发现与白居易所做的《琵琶行》一诗的客观环境极为相似。这两位诗人,在水上舟中听到了靡靡之音,白居易寻觅到了“琵琶女”解开了她的身份,杜牧其实并不知道是秦淮商人舟中的妇女在唱歌,又或者是秦淮商人请来的扬州歌女在奏乐,如果按照狭义的说法来解释“商女”,其实在这里就是指歌女。</p><p class="ql-block">后世的古诗中多出现“商女”意象,其实就是因为《泊秦淮》和《琵琶行》等诗的影响巨大,才纷纷引用入自己的诗中,商女既可以指歌女,也可以指商人女眷,只不过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作出判断。</p><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商女”指的是在古代社会中以歌唱为生的女性,具体来说:</p><p class="ql-block">一、基本定义</p><p class="ql-block">“商女”即歌女,也可称为乐女,是古代对女性艺人的称呼,她们主要以歌唱或演奏乐器为生。这一称谓不特指宫中的歌女,也包括社会上的歌女。</p><p class="ql-block">二、名称由来</p><p class="ql-block">“商女”的名称由来与古代音乐理论有关。在古代,人们将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四季相配,其中商音与秋天相对应,象征着秋天的肃杀之气。因此,将歌女称为“商女”或“秋娘”,体现了她们与秋季的关联。</p><p class="ql-block">三、文学形象</p><p class="ql-block">在文学作品中,“商女”这一称呼常常被用来象征歌妓,她们的形象常常被描绘为沉溺于歌舞,仿佛忘却了国家的兴衰。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中写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里的“商女”就是用来指代那些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歌女。但实际上,这并不代表所有“商女”都是如此,这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艺术塑造。</p><p class="ql-block">四、其他相关称谓</p><p class="ql-block">在古代,除了“商女”之外,还有“秋女”、“秋娘”、“歌妓”、“女伶”等称谓也用来指代以歌唱或演艺为生的女性。这些称谓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往往可以互换使用。</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商女”指的是在古代社会中以歌唱为生的女性艺人,她们的名字中蕴含了季节和艺术的双重含义,并在文学作品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商女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背景和语境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一、基本含义与起源</p><p class="ql-block">本义为歌女</p><p class="ql-block">商女最早见于唐代,特指以歌唱为生的职业女性,常与“秋女”“秋娘”并称,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即指歌妓。</p><p class="ql-block">别称与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因五音中“商音”与秋季肃杀之气相应,故称“商女”为“秋女”“秋娘”,强调其歌声与季节的关联。</p><p class="ql-block">二、历史演变与文学影响</p><p class="ql-block">狭义与广义的区分</p><p class="ql-block">狭义:专指歌女,如杜牧诗中借指秦淮河上的歌妓。</p><p class="ql-block">广义:后扩展为商人家庭的女儿,与《琵琶行》中的“商人妇”相对。</p><p class="ql-block">文学作品的塑造</p><p class="ql-block">杜牧的《泊秦淮》通过“商女不知亡国恨”成为讽刺晚唐统治者的经典诗句,使“商女”与国家命运紧密关联。</p><p class="ql-block">三、文化内涵与延伸</p><p class="ql-block">才艺与社会地位</p><p class="ql-block">商女常接受良好教育,精通琴棋书画,部分作品展现其才情,但整体社会地位较低。</p><p class="ql-block">历史与现实的对比</p><p class="ql-block">古代烟花女子(歌女)的才艺在现代可类比为明星,但历史语境中的“商女”更强调其职业属性与时代背景。</p><p class="ql-block">综上,商女的核心含义是古代歌女,其称谓演变与音乐、文学及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理解时需结合具体语境,既可指职业本身,也可引申为特定历史群体。</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2日于郑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