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原先的高墙深院中“隐藏”着众多优秀老建筑,公众难见其真容。近年来上海的“破墙”努力,将这些优秀老建筑转变为真正的“公共资源”,在修旧如旧的维护后,向公众开放,成为美美与共的民心工程。</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就是一个范例。在这座音乐高等学府里有多幢百年历史建筑,且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是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兼容并蓄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在淮海中路、汾阳路口一幢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常常引得路人驻足,细细观赏。这座被誉为“音乐城堡”的西洋建筑,由德国建筑事务所倍高洋行设计,始建于1926年,共有四层,最早作为德侨住宅;德侨遣返后,席聚星成为这座城堡的新主人。席氏家族是上海近代第一金融世家,包括开设钱庄,在外资银行充当买卖,东平路1号也是他们家的豪宅;1940年席家将建筑出租给比利时领事馆,1958年划归为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上音图书馆使用,上音院长贺绿汀曾在此处办公过。</p> <p class="ql-block">建筑整体犹如一座高大的童话古堡,红瓦屋顶,希腊式凹窗,罗马式柱头,巴洛克式山墙,雕花的窗柱,漂亮的玻璃,高耸的尖顶,典型的巴伐利亚风格。</p> <p class="ql-block">音乐城堡,经过部分拆除及整体修缮后,终于在2022年面向公众开放,顿时好评如潮,成为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同样值得细细观赏的还有“城市音乐会客厅”。这幢独立式花园住宅,由马海洋行设计,建于1912年,原名“天赐大宅”,为新康洋行大班英籍犹太富商爱德华.埃兹拉的私人住宅,建筑面积达1933平方米,堪称当时的顶级豪宅,而爱德华.埃兹拉也是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p> <p class="ql-block">“城市音乐会客厅”,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相继用作工部局董事的花园、红枫妇产医院,如今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城市音乐会客厅,不定期举办展览活动和室内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这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巨大建筑,共三层砖混结构,红色平瓦四坡屋顶,主立面有两层罗列敞廊,面朝大草坪,中间向外凸出圆弧形敞廊。建筑底层为爱奥尼柱,二层为科林斯柱,三层为平台。建筑外部清水红砖和狮子头排气孔装饰,廊柱雕饰的修缮,使得百年豪宅得以容光焕发。</p> <p class="ql-block">不应错过的还有“美育楼”。这是一座具有英国都铎风格的建筑,屋顶形式丰富,立面活泼,墙面材质对比强烈,建于1936年,初为英式假三层花园住宅设计,现为“东方乐器博物馆”,成为****校中第一座乐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美育楼的建筑特点包括丰富的屋顶形式和简洁的局部立面。建筑还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如外露木构架和装饰性的老虎窗等。</p> <p class="ql-block">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上海音乐学院的新建筑也有一种“古典气息”,特别有韵味,与老建筑和谐相处,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这座音乐殿堂的校园非常美丽,到处都有音乐传出,让人不忍打扰这种优雅的氛围。虽然进不了老建筑内部参观,有些老建筑还没有参观到,还是部分地满足了愿望,心里还是挺高兴的。</p> <p class="ql-block">淮海中路很幽雅,因为茂密的梧桐树,更因为破墙而出的如“音乐城堡”等等,等等充满历史底蕴的老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