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莺,—个非常喜欢跳舞、喝点红酒的时尚奶奶,被跳舞队称为资深队员的她突然要和舞蹈队的朋友们说再见了。在送别会上,舞友们—个个站起来,说着依依不舍的告别话,眼带泪花。我是一年回来一次,跟着我姐混在她们精英舞蹈队蹭快乐的,而在这场告别会上最能打动我的是东莺脱口秀似的发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女十岁了,三年级的课程越来越多,放学后有做不完的功课,媳妇莉碧给女儿请了放学后的家教,帮助女儿复习功课,然后晚上送小女孩到家。东莺突然感到非常的失落,感觉自己和先生被驾空了,忙碌了十年,原来儿子一家已经不需要俩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莺是山西人,说着一口东北话,却要发洋泾绑的上海音,“1-8-7”跳舞时的“预备起”—声高鸣,常常把已经排好的队列打乱了,大家笑得动倒西歪。“屋港上海咸话老灵额,拿勿要黑七搭八”是她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十年前刚退休的东莺和先生从老家赶来,和已经在上海成家立业的儿子一起住,等待着小生命的诞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的核心人物仍是爷爷,东莺的先生,他平时不说话,—个眼神搞定全家。而家里的发言人是东莺。家里衣食起居,出门旅游,接送孩子,任何时候都是奶奶说了算。儿子是百依百顺对父母的决定,不出半言否绝之词,媳妇也乖巧,从来不提反对意见,但不等于这个家没矛盾。上海的儿子这个家只有二室一厅,生活的气息随着时间慢慢沉淀、孙女的长大,越来越挤的空间,使大家都有沉不住的默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天,东莺把全家叫在一起,又开家庭发布会了。</p><p class="ql-block">儿子,孙女已长大,对你们的安排,课后有人管教,我们非常满意。你们的生活,我俩也负责到现在,完全结束。从今后我们实行时间自由,也想去出旅行,再也不要因为管小孩我们自己看病跑医院都要向你们请假。今后的二十年,我们自己负责。我们照顾你们不求任何回报,完全不用你们承担什么责任。我养儿子不是用来养老的,只要你们事业顺利,孩子教育有成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p><p class="ql-block">儿子和媳妇当时就傻眼了,鸦雀无声。孙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奶奶,你们不要走。奶奶,我要奶奶。”</p><p class="ql-block">媳妇—旁开口了,“妈,我们有什么对不住你们的地方吗?你们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定要走?”</p><p class="ql-block">东莺道,“前几年我们已经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在海宁皮革城买了新房,离上海不远。十年前搬来和你们住,是帮你们小家一把。现在你们事业稳定,小俩口也可以安时下班,孩子长大了,是把生活的主权交还给你们自己了。你们不觉得我俩老继续和你们—起住生活就太拥挤了?我们也需要自己的生活空间。再住下去上海咸话叫“不识相”。媳妇,“如果你觉得妈讲话太啰嗦,就给妈一个眼神。”</p><p class="ql-block">媳妇,在头上做了一个孙悟空紧箍咒的姿势。</p><p class="ql-block">“妈,懂了!就此打住。从此以后给我你们解套,祝你们生活自如。”</p><p class="ql-block">东莺,打开房门与左右邻居道别,对门八十岁的大爷,指指她,“你们早就该这么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送别餐后,大家—起去跳舞唱歌。东莺扭到我身边,“以后,你美国回来我也过来,—定要通知我哦”。今天她舞的特别轻松和飘逸,人生的后半场正在开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