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宝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你出生后过的第一个年,我们在杭州度过。年末,忙忙碌碌的人们行色匆匆赶回家,如同候鸟迁徙的仪式。往年我也如此,同事们总聊回家过年、礼品车票,他们问“过年不回?”我笑答“麻烦”——假期短,除去赶路,陪家人的时间太少,回程还为车票发愁。但这不是主因——你们八月从老家来杭州才半年,爷爷奶奶也在,我想趁长假多陪陪你,带你去西湖、动物园看看,平时周末难得全家同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外过年,烟花绚烂却易衬出寂寞。曾觉满城烟火皆与己无关,今年却不同:我买了烟花、鞭炮、年画,外婆自制了干鱼、酱肉,年味浓起来。贴年画时,妈妈抱着你看我忙碌,你睁着好奇的眼睛,那一刻我忽然懂了:家和爱同在。从前寂寞,是因心在远方;如今爱在此处,繁华便有了温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在阳台看烟花。夜色温柔,烟火璀璨。当不再把寂寞当作绚烂的陪衬,收获的便是纯粹的美好。我像孩子一样燃放烟花,想让你知道,有那么几束,是专为你而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切都和家里一样:围坐吃糖果、看春晚,即便节目普通,也不愿离开,只愿享受这份记忆里的温暖。我学着父亲的样子发红包、说祝福,仿佛在完成一场仪式——小时候,父亲总在守夜时把红包塞进我们的衣兜,后来读西方故事,总把圣诞老人的形象与父亲重叠。圣诞与春节形式不同,意义却相通:前者以耶稣诞辰迎新,后者“年”本为谷熟之意,示风调雨顺,亦有“驱猛兽”之说,衍生成贴春联、放鞭炮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看来,过年是时间长河中的“记号”,是生命旅途中的驿站。当未来未知,它让人们得以回首过去、展望明天,放下疲惫与忧喜,无论是放烟花还是看烟花,都是一种选择——年后,便是新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调或许深沉,与年味稍显违和。但最后,只愿你在新的一年快快乐乐成长——没有什么,比这更好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爱你的爸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2010年除夕</p>